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只见主厅尽头,一堆倒塌的木架下压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箱。
撬开一看,里面竟是一摞泛黄的手写图纸,封面上写着:“697工程?地下恒温储能试验方案”
。
“这是……六十年代的原始设计?”
有人惊呼。
扎西小心翼翼翻看,发现图纸上标注的技术理念竟与“地心1号”
高度相似??利用岩层恒温特性储存热能,配合水力循环系统调节输出。
只是当年受限于材料与工艺,项目最终搁浅。
“他们早就想过这条路。”
阿依古丽轻声道,“只是时代没给他们时间。”
她将图纸拍照上传至“千灯智库”
,附言:“发现历史技术遗存,建议纳入‘地心1号’参考文献库。”
不到十分钟,后台回复弹出林建国亲笔批注:“妥善保存原件,命名为‘先驱者档案’,列入项目文化传承模块。”
这一刻,过去与现在,在黑暗深处悄然交汇。
下午两点,第二批队员运来第一批设备:模块化储能舱、防爆配电柜、低温电缆卷轴。
高原施工最难的是运输??大型机械进不来,所有物资靠人力或骡队搬运。
好在启明学院自主研发的“蜂巢式”
组装系统大大缩短了工期,每个组件重量控制在三十公斤以内,两人即可协同安装。
傍晚时分,临时营地搭起。
几顶帐篷围成一圈,中央燃起篝火。
阿依古丽坐在一块岩石上,打开手机,看到社群里新消息不断刷屏:
>“老师,我们出发了。
这一次,换我们为您点亮前路。”
??这是她早上发的照片下的第一条评论,来自杨柳。
>
>“敦煌老马今天完成体能测试,满分通过!
他说要申请去帕米尔高原驻点。”
>
>“贵州那边用‘烛光-mini5.0’给村小供电,孩子们第一次在晚上做完作业,班主任哭了。”
>
>“内蒙古牧民改进了太阳能板清雪装置,用羊毛毡加弹簧结构,自动除雪效率提升60%,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她一条条看着,眼眶发热。
扎西递来一碗泡面:“想家了?”
她摇头:“想老师。”
“他会看到的。”
扎西指着天空,“这些信号塔,这些电波,都是他的眼睛。”
夜里十一点,营地突然响起警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