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监测系统提示B区巷道出现轻微震动,疑似局部岩层松动。
阿依古丽立刻组织应急小组进入排查,二十分钟后确认是上游融雪导致地下水压力变化,尚未构成威胁,但需立即加固支撑。
“启动应急预案二级响应。”
她下令,“调出B型钢架十五组,今晚必须完成补强。”
没有人抱怨。
有人揉着眼睛爬起来,有人默默检查工具包,还有个叫达瓦的女孩主动请缨担任观测哨,抱着测震仪蹲守在危险区域外,一盯就是三小时。
这一幕被值班通讯员拍下,传回成都总部。
第二天清晨,林建国在办公室看到视频时,正喝着护士强行塞给他的中药。
画面里,达瓦的脸冻得发紫,睫毛上结了霜,可她依旧挺直脊背,耳机贴耳,嘴里不停汇报数据。
他放下药碗,低声说:“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随即拨通李强电话:“把这段编入《基层能源奋斗史》第三章,标题就叫《风雪中的守夜人》。”
与此同时,甘孜矿区的建设进度超预期推进。
第三天,主电源接入成功;第五天,首台储能机组试运行;第七天,远程监控系统上线,实时数据直连国家电网调度中心。
而在这片忙碌之外,一场悄无声息的变化正在发生。
当地村民开始自发参与后勤保障。
牧民用牦牛运送建材,妇女们轮流送来热饭热茶,几个放学的孩子甚至自发组成“小烛影志愿队”
,帮着整理工具、登记物资。
有个八岁男孩天天蹲在营地门口,只为等扎西教他认电路图。
“我想长大当电工。”
他仰着脸说,“妈妈说,电来了,家里的冰箱就不会坏,弟弟就能吃上酸奶了。”
扎西蹲下来,认真点头:“那你得好好读书,考启明学院。”
“我已经开始背英语单词了!”
男孩骄傲地掏出一本破旧笔记本,上面歪歪扭扭写着“battery”
、“voltage”
、“light”
。
消息传开,社群一片温情刷屏。
有人提议发起“烛苗助学计划”
,资助偏远地区孩子学习电力知识。
不到十二小时,报名人数突破两千,连退休教师、海外华人工程师都纷纷加入。
第十天夜里,“地心1号”
首次实现满负荷并网发电。
测试灯带沿着矿道一路亮起,宛如银河倾泻而下。
指挥台前,阿依古丽按下总闸,屏幕上跳出绿色字样:“系统运行正常,输出功率达标。”
整个营地爆发出欢呼。
她拿起对讲机,声音平静却穿透风雪:“报告总部,‘地心1号’正式投运,首批电力已输送至塔县、巴塘、理塘三地共计五千户家庭。”
片刻沉默后,耳机里传来林建国的声音:“收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