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阿依古丽眼眶发热,却强忍泪水笑道:“你比我教得好。”
“不,”
阿里姆摇头,“我只是记得您说过的话:**光不是赐予的,是共同守护的。
**”
通话结束后,她久久伫立窗前。
远处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但她知道,在那些光芒之外,还有太多地方仍在等待第一束属于自己的光。
第二天清晨,一封来自缅甸边境的信件送达。
署名是一位名叫梅?的克钦族少女。
信中夹着一幅手绘地图,标记了十二个散居村落的位置。
她写道:“我们的寨子常年被战火隔绝,孩子们从未见过电灯。
但我听说,你们的机器能让灯自己学会‘听话’。
如果我能学会修它,能不能带一台回去?我不怕苦,只希望能让我妹妹晚上不再害怕黑暗。”
阿依古丽当即批复:批准“沙海星火”
特别分支行动,命名为“丛林萤火”
。
优先选拔十名东南亚女性青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培训,课程涵盖野外供电系统搭建、多语言交互界面操作及心理疏导技巧。
两周后,第一批学员抵达启明学院。
她们大多赤脚而来,背着竹篓,眼神警惕而坚韧。
阿依古丽亲自迎接,在操场上铺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毯。
“你们每个人脚下,都曾有过黑暗。”
她说,“但现在,请看看周围??这些灯,这些机器,这些人,都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苦难,而是为了证明:哪怕是最微弱的光,也能刺破最厚重的夜。”
训练严格得近乎残酷。
白天攀爬模拟塔架、拆解故障电路;夜晚学习基础物理与能源伦理。
有人手指被电弧灼伤,有人因高原反应呕吐不止,但无人退出。
第六周,考核项目为“孤岛生存挑战”
:每人携带一台迷你能源舱进入戈壁荒漠,限时三天内建立稳定供电系统并完成远程汇报。
第九天夜里,风暴突至。
狂风卷起砂石,击碎了两台设备的光伏面板。
通讯中断,定位漂移。
所有人都以为她们失败了。
然而第十一天清晨,监控卫星捕捉到一组微弱信号??在一片干涸湖床中央,五盏LED灯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持续闪烁求救码。
救援队赶到时,发现她们用破碎的镜片聚焦阳光,轮流加热电池维持最低运行;其中一个女孩正抱着发烫的主机,像护崽的母亲般蜷缩在沙坑里。
她们活了下来,还修好了灯。
阿依古丽赶到现场时,梅?正跪在地上,用烧焦的木棍在石头上临摹电路图。
看见她,女孩抬起头,满脸风霜,眼中却燃着不灭的火。
“老师,我想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