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雷区二:输液退烧更快更好
banner"
>
每个家长都要面对孩子发烧的问题,每当孩子发烧时,全家无眠,人仰马翻。
不知从何时起,家长普遍认为吃药效果没有输液好。
当抱着发烧的宝宝来到医院时,最希望的是赶紧用上药,最好药到病除,越快越好。
经常有家长说:“吃药效果来得太慢了,孩子明天就要上学了,耽误不起。”
以为输液就可以马上退烧,所以,发烧到医院怎么能不输液呢。
有这样想法的中国家长不在少数,很多家长认为打点滴退烧起效快、效果好。
往往在他们将想法付诸实践的时候,现场会非常具有张力,但凡大一些的医院留观室,前些年都可以见到“吊瓶林立”
的景观。
输液治疗是西医医院的常见治疗手段之一,最初只是针对抢救病人。
至今,在国外输液治疗不亚于一个小手术,非常慎重。
国外大多数医院没有输液室,而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都有门诊输液室。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静脉输液在我国医院快速发展,门诊输液几乎成了患者的治疗首选,形成了“输液好、输液快”
的错误认识,很快替代了肌内输液,迅速被人们接受,门诊输液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就医习惯。
静脉输液的特点是量大、起效快,但起效快≠疗效好≠安全。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医疗用具数量统计结果:2007年全国输液产量共计71亿瓶(袋),与2006年相比增长超过10%;2009年,全国输液生产量104亿瓶(袋),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使用了8瓶,远远高于世界医疗人均输液2.5~3.3瓶的水平。
2009年之后,输液的生产量依然持续增加,2014年高达136.92亿瓶(袋)。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输液大国”
。
[1]
静脉输液现在已是公认的危险给药方式。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实施的120亿人次输液中,约一半是不安全的。
过度输液更是严重危害健康和安全。
《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共收到85.29万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一半以上(55.8%,低于2012年的56.7%)是输液造成的,严重的占到了73.4%,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
很显然,输液的风险极高。
一面是每年几十万例药品不良反应由输液引起,一面是人均一年要挂8个以上吊瓶的现实;一面是国外输液治疗不亚于一个小手术,非常慎重,一面是国内各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输液成瘾”
仿佛成为一个难以打破的“医疗怪圈”
。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近十几年来,输液致死事件频频见诸媒体,如“辽宁鞍山4岁女童输液抽搐2小时后死亡”
“6岁男童输液后死亡”
“柳州第四人民医院1月内发生两起病人输液身亡事件”
等,这些引起业界的深度反思,管理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从抗菌药物的使用限制管理着手,迄今开展了近十年的“用药安全保卫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