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01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发布合理用药原则,其核心信息就是,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的基本原则。
201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同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在京城率先取消普通门诊输液。
2016年,江苏省率先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随后的调研显示,叫停门诊输液后,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率下降多在50%以上。
总之,治疗孩子发热的关键,是要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药物。
如果是感冒发烧,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温水、清淡饮食比用药更重要。
因为感冒通常是病毒感染,不需要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仅不能缩短病程,甚至还可能导致菌群失调。
只有在感冒引起肺炎之后,抗生素才能起到作用。
即便需要给抗生素,给药方式也应该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滴”
的原则。
案例二:四岁女宝:扁桃体发炎
问诊时间:2015年5月24日
医院开药:输头孢、口服消炎药(药名不详)、阿奇霉素、阿莫西林、泰诺林
建议用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柴胡、保赤丸
◆诊疗概述
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去了三次医院,输了三种抗生素,孩子的发烧还是反反复复。
2015年5月24日,杭州一位宝妈经推荐,加了我微信,咨询我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
她的4周岁女儿高烧不退,被医院诊断为扁桃体发炎。
事起于两周前,5月11日宝宝被宝妈传染,开始扁桃体发红,发烧到38℃以上。
去医院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值高达10(正常范围0~5),诊断为扁桃体发炎,医院立刻采取输液治疗,非常见效,第二天就退烧了,连续输了三天头孢。
14日复查超敏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消炎药(药名不详)。
15日开始有咳嗽迹象。
16日仍然上幼儿园,因为参加亲子游活动,又被传染了。
17日再去医院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值高达20,在医院输了两天阿奇霉素,逐渐好转,开始有食欲,吃饭也还好。
23日晚去超市,吹了空调,受了寒,就开始发高烧,一直在39度以上,不退。
24日又去市一院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12,又高了,医生还是说必须输液,输了阿莫西林,用了退烧药,但体温只降到37.8℃,然后又高起来。
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去了三次医院,输了三种抗生素,孩子的发烧还是反反复复,而且一次比一次烧得高。
宝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体温已经升到40.5℃,用了退烧药泰诺林后降到37.8℃,但一会儿又烧起来。
可见输液和退烧药并没有解决发烧的问题,反而加重了发烧的程度。
我了解情况后,得知孩子自发热以来食欲不好,大便两天一次;家里备有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所以建议,停用退烧药和所有西药,先用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两支。
当时已是子夜12点,等用上药已是凌晨1点。
按两小时一次的用法共用了三次,第二天中午体温降到37.1℃,下午体温就正常了,但晚上又烧到37.8℃。
中午加了蒲地蓝,晚上加了小柴胡(用了一天)和保赤丸,第三天一早宝宝拉了很多臭臭,然后扁桃体不疼了,全天没有再烧,胃口好过前一天,停用小柴胡;之后几天体温一直保持正常,蒲地蓝服五天后停用。
由于舌苔仍白腻,继续保赤丸(每周用2~3次)。
烧退后仍有咳嗽,故加上儿童清肺口服液,用药一天后咳嗽完全缓解。
之后大便每天都有,胃口也恢复正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