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张伟那番惊世骇俗的“理论王者”
式操作,成功将全场的气氛从嘲讽扭转为惊愕,甚至赢得了一位技术科老工程师“理论天才”
的高度评价。
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手下那个零件正朝着“抽象派艺术品”
方向一路狂奔的事实。
当结束的哨声吹响时,张伟最后一个放下工具。
他车出来的那个所谓的“轴”
,尺寸参差不齐,螺纹深浅不一,锥度歪歪扭扭,表面更是如同被狗啃过一般粗糙。
放在一堆其他选手加工出来的、闪着金属光泽、尺寸精准的零件旁边,简直就是鸡立鹤群,惨不忍睹。
围观人群中刚刚升起的那点“理论天才”
的惊叹,在看到这实物的瞬间,又迅速被“果然还是不行”
的窃窃私语所取代。
“啧,说得好听,做出来就这?”
“嘴皮子再利索,手跟不上也白搭啊!”
“看来还是得看真本事!”
许大茂更是抓住了机会,阴阳怪气地大声说道:“哎呦!
理论天才就车出这水平?这零件装上去,机器都得散架吧?我看不是理论天才,是理论骗子!”
刘海中刚刚升起的一点希望之火又被浇灭,脸色比锅底还黑。
王主任则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不忍直视。
按照比赛流程,实操结束后,选手需要简要说明自己的加工思路和工艺安排,这相当于一个简化的口头报告,也是评委打分的重要参考。
前面几位选手的汇报都中规中矩:“我采用先粗后精的原则,先车外圆,再车螺纹,最后控制锥度…注意了尺寸公差和表面质量…”
言简意赅,符合实际。
轮到张伟了。
所有人都看着他,想听听这位“理论天才”
如何为他那件“艺术品”
辩解。
不少人已经准备好发出哄笑了。
张伟深吸一口气,走到了自己的工位前,拿起了那个惨不忍睹的零件。
他没有丝毫羞愧,脸上反而带着一种…学者般的沉思表情?他先是向评委席和围观群众微微鞠躬,然后开始了他的表演——不,是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工友同志们。”
他开口了,声音清晰,语速不急不缓,瞬间就把逼格拉满,仿佛不是在解释一个失败品,而是在做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
“下面,由我为大家简要汇报一下,关于工件号yl-250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践体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