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陈骏仍在一角,沉浸在对一式融合了“听劲”
与“化劲”
理念的擒拿变招的细微体悟中,指尖气流涌动,感受着劲力吞吐的微妙变化。
清岳大步流星地走来,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声音洪亮:“陈居士!”
陈骏收势,平静望去。
清岳抱拳,目光灼灼,带着毫不掩饰的考较意味:“听闻居士眼力超群,能洞悉修炼关窍。
清岳近日修习掌法,自觉功力渐进,然每当发力至巅峰,胸中总感一丝滞涩,气息难以圆转如意,仿佛差了一层窗户纸未能捅破,不知居士可能看出端倪?”
他身边还跟着几名与他交好的弟子,显然是有备而来,要试试这位客卿的成色。
陈骏心知这是挑战,亦是立威或融入的契机。
他神色不变,微笑道:“清岳师兄修为深厚,晚辈钦佩。
‘指点’不敢当,互相切磋罢了。
若师兄方便,可否将觉有滞涩的那式,用七分力演示一遍?”
清岳也不客气,低喝一声,沉腰坐马,气沉丹田,旋即一掌推出!
掌风凌厉,势大力沉,显示出极其扎实的根基。
但在掌力将发未发至顶点的刹那,陈骏超常的感知捕捉到,他肩胛骨与背部大肌群有微不可察的过度紧绷,与此相对,腰胯的拧转发力似乎早了半分,未能与上肢发力形成完美的波浪式传导,导致力量在胸背交界处产生了一丝轻微的“断档”
感,这正是那滞涩的根源。
陈骏略一沉吟,道:“师兄掌力刚猛无俦,足见平日用功之勤。
冒昧揣测,师兄发力时,是否意念过于追求‘一击必杀’之效,肩背有意先蓄力如张满的强弓,再猛然爆发?”
清岳一怔,眼中闪过讶色,点头道:“正是!
震山掌讲究崩撼之力,自当蓄力于背,爆发于掌!”
“原理不错,然则过犹不及。”
陈骏缓步上前,并未摆出任何招式,只是随意站立,引导道:“师兄请看,若我推这石栏(指向旁边石栏),是仅用手臂之力省力,还是用全身之力省力?”
清岳不明所以:“自是全身之力。”
“然也。”
陈骏点头,“发力如推重物,讲究节节贯通,顺势而为。
师兄可再细想,是绷紧肩背、如拉硬弓般费力,还是松沉肩背、以腰胯为轴、如磨盘转动般将全身重量与地面反力送出去省力且持久?”
清岳若有所思。
陈骏继续道:“师兄的滞涩,或许正源于肩背蓄力时那一‘紧’。
这一紧,看似增加了爆发力,实则如同在力量传导的河流中筑起了一道微坝,使水流(力量)在胸背处遇阻,虽最终冲垮水坝(发出掌力),但已损耗了部分动能(气息滞涩),且自身堤坝(肩背经脉)亦受反震。
不若尝试,意念引导力量自足底涌泉而起,如地气升腾,经膝、过胯、达于腰脊,腰如轴转,自然催动肩、肘、腕,节节推送。
至发力顶点时,肩背反而需存一分‘空松’之意,如江河入海,奔流到海不复回,毫无挂碍。
呼吸与之同步,吐气悠长,力尽而意不绝,气不绝。
师兄不妨用五成力试试,莫求威力,但求体会这力量自下而上、毫无阻滞的‘通畅’之感。”
清岳将信将疑,依言收敛力道,意念下沉,专注于力量的节节传递和腰胯的引领,刻意放松肩背,追求那种“空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