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没有仪仗,没有鼓乐,只有三十辆改装过的马车,车顶架着黑板,车厢载满书籍、药材与律令册。
随行者除百名禁军外,还有十位太学生、五名女医、两名盲童琴师。
周芸亲自送来一套粗布衣裳:“穿上它,你才是真正的教师。”
一路南行,风雨兼程。
途经江陵时,百姓闻讯自发聚集道旁,不跪不拜,只是默默点燃手中的灯笼。
有老妪捧出一碗热粥,递给车中一位咳嗽不止的学生:“孩子,暖暖身子,你们是来救人的。”
进入峒区后,形势骤然紧张。
山道两侧常现暗哨,夜间篝火闪烁不定。
某夜宿营深谷,忽闻号角长鸣,数百披发持矛的峒民围拢而来。
为首的壮汉怒吼:“汉官欺我祖制!
谁敢再设学堂,杀无赦!”
刘珩推开车门,缓步而出。
他未着龙袍,只披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衫,手中握着一块粉笔板。
“我不是官。”
他说,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山谷,“我是老师。”
他蹲下身,从地上拾起半截炭枝,在石板上写下两个大字:“人”
、“平”
。
“这两个字,你们的孩子有权认识。”
他指着身后马车,“我们带来了三百套课本,二十部医书,还有一条规矩:凡阻学者,不论出身,皆依《平民约法》治罪。”
那壮汉冷笑:“你说人人平等?那你为何住宫殿,我住山洞?”
刘珩点头:“问得好。”
他转身命人打开一辆马车,取出账册当众朗读,“过去十年,朝廷共拨款八十万贯用于边地教育,其中七成被地方豪强截留。
这是我朝之耻,亦是我之过。”
全场寂静。
片刻后,一名白发老妇拄杖走出人群,颤声道:“我孙子去年因念《归心辞》被关黑监,饿死了……你们真能查?”
刘珩取下腰间玉佩,亲手交予她:“凭此物,可直赴京师御史台申冤。
若无人受理,砸了门槛我也认。”
老妇泪流满面,跪地叩首。
其余峒民纷纷放下武器。
当晚,他们在营地升起第一堆“和解火”
,男女老少围坐一圈,由那位盲童琴师弹唱《归心辞》第一章。
月光洒落,映照着一张张被火光照亮的脸??有人羞愧,有人悲愤,更多人眼中燃起久违的希望。
七日后,刘珩抵达事发峒寨。
废墟之中,巡学军遗体已被收敛。
他亲自为每人整理衣冠,又命工匠就地立碑,碑文非由名家书写,而是由幸存孩童一笔一画描摹而成。
最小的那个女孩不过六岁,写“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