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体认与思辨
banner"
>
来函谓时人疑余谈及西洋思想,辄以武断之态度,而轻有所抑。
此乃于吾书不求甚解之故。
西洋思想来源,一为希腊思想,一为希伯来宗教思想。
其来自希腊者,在哲学方面,为理智之向外追求。
其来自宗教者,为情感上有超越万有之神之信仰。
余平生之学,参稽二氏(佛与道),而卒归吾儒。
体用不二之旨,实融天人而一之。
(须深究吾《新论》。
)此与宗教固截然殊途,以视西洋哲学,专从思辨入手者,又迥乎不同。
恃思辨者,以逻辑谨严胜,而不知穷理入深处,须休止思辨,而默然体认,直至心与理为一,则非逻辑所施也。
恃思辨者,总构成许多概念,而体认之极诣,则所思与能思俱泯,炯然大明,**然无相,则概念涤除已尽也。
(概念即有相。
)余之学,以思辨始,以体认终。
学不极于体认,毕竟与真理隔绝。
学不证真而持论,总未免戏论。
(纯凭知解构画,何可与真理相应。
)凡哲学家著述,是否为证真之言,唯明者能辨之,难与不知者论。
时贤于先圣贤之意,根本不求解,更无望其能解,而况于吾书,妄相訾议,置之可耳。
夫不真知天人不二、神质不二、(神者谓上帝与心灵或精神,但此云上帝,与宗教家意义不同。
质者,谓肉体及物质宇宙。
)体相不二,(体谓本体,相谓现象界。
……)及不了思辨与体认之诣有殊者,而欲其与于知言之选,何可得乎?夫谓中西哲学所有之问题不必同,吾何尝有是言。
但学人所至之境,不必同耳。
论学固须观同,要须辨异,而后求同,乃无病。
此余一向所持也。
原题“答徐复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