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耳朵竖得高高的,准备接受更大的夸赞。
“你看他那身体,他今后长不高!”
“也是,他同意就过去吧。”
幸福去得太快了。
微信朋友圈和孩子家长群曾经被一篇吐槽奥数的文章刷屏,其实这种吐槽无非是家长太不舍得承认自己的孩子不是超能儿童——奥数本来就不是给一般孩子准备的,你看不懂,你的孩子看不懂,不代表参加比赛的孩子都看不懂。
我的经历告诉我,要想大家都愉快,就要懂得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
越早认识就越皆大欢喜。
学一样东西如果不能乐在其中,学会的可能性就很小。
至于怎么分辨,斯蒂芬·金告诉过我们一个很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学习项目规定的时间外,根本没有任何去碰它的意愿,趁早还是干点别的吧——当然,如果坚信郎朗不是有天赋,而是被他爸打成钢琴家的,那就可以无视斯蒂芬·金的方法。
“孙悟空他妈”
是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的石头;“哪吒他妈”
的孕期长达168周;“超人他妈”
从太空胶囊里捡来的他,他亲爹会上天。
“您孩子的父母”
是哪位?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也都是好孩子。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家长对孩子大多有所期待,希望他们能学会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愿意耗费金钱和时间支持这一培养计划。
当然,也有人持相反态度,认为孩子不需要学那么多东西,占用他们大量的休息时间,最后大多数都荒废了。
关于家长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在我成年后结论很明确:需要。
因为就我所见,很多人成年后的休闲和乐趣,都来自小时候的兴趣班。
而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大概率什么也不会选择,什么也不会学。
但事实是,懂得多,才可以从更多渠道获得快乐。
越高端的快乐,就越需要脑子里有点东西。
所以在我看来,与其去争论该不该让孩子去上兴趣班,讨论如何引导孩子让学习真正成为兴趣才更有价值,而这件事的关键,是家长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孩子的兴趣班。
既是兴趣,不如就从兴趣开始,不要表现得过度紧张兮兮,更不要时时刻刻表现出自己在孩子的“兴趣”
上投入和牺牲了多少,在上道前就让兴趣成了打鸡血,那么后面的路一定不好走,兴趣可能就真荒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