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可惜,马修老师并没能留在“池塘之底”
,孩子们知道马修老师要被迫离开了,他们从窗户扔出歪歪扭扭写满祝福的纸飞机,漫天飞舞。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不能自已。
刚上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自卑极了,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在音乐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学校合唱团。
训练的时间很紧张,因为要根据从外面请来的专业老师的时间随时调整,参加比赛前夕,甚至上着半截课就被叫出去集训。
合唱团训练是我在这个学校最有存在感的事,我很享受训练,尤其在取得一些成绩之后,我每天更是有了盼头。
那段时间我很开心,我唱着《乘着歌声的翅膀》,第一次理解了音乐和歌曲中的情绪,它们真的可以给我翅膀,给我幸福的梦。
有一次数学考试,我的分数不怎么样,数学老师在发我卷子的时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唱歌好有什么用,你看看你这分数,就这样你还敢课上到一半就走?别人参加合唱团,你这样也参加合唱团?”
我是不配唱歌的,在那一瞬间,我建立的自信彻底崩塌。
后来我退出了合唱团。
这件事影响之深,远超我的想象,我以为我早就忘记了,但在看到《放牛班的春天》的坏孩子唱歌忍不住流泪时我才知道,我这个坏孩子什么都没忘。
成绩好重要吗?非常重要,绝对重要。
但就像这个世界上不能人人都是艺术家一样,也并非人人都是读书的料。
学习不好,并不是坏孩子。
就像《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那些孩子,问题不是学习或者任何某种标准本身,而是我们的标准过于单一狭隘,我们太容易给一个孩子定性,把他们划入坏孩子的行列,并据此决定如何对待他们,以至于无法看到这标准之外的任何美好和可能。
但这个世界,也总有这些“坏孩子”
的出路吧。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最大来源之一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判断标准过于简单,对孩子好坏的评审标准太过单一,对孩子能力的辨别标准过于狭隘。
标准过于单一的问题,学校教育解决不了。
比如,很多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所以他们所认定的“什么是好学生,什么不算好学生”
这一标准就难免简单,他们为保证整体教育环境和进度,没有精力去对每一个孩子进行精准指导,只好套用一些规则去管理。
但家长也来跟着学那一套,就不太对路。
因为孩子是你的孩子。
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能力所限,家长如果按照完美标准或者十几个孩子都能达到的标准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家里可能永无宁日了。
修正缺点固然重要,然而发现优点,发现自己孩子的能力所在——即便是这种能力不在主流认同标准之内——才是家长更应关注和承担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