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该派成员大都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其政治倾向和创作的思想取向与鲁迅以及部分“语丝”
派成员相对立。
“现代评论派”
的中心成员有徐志摩、陈西滢等。
徐志摩本是新月派的浪漫诗人,他的散文也同样具有诗的流动性。
陈西滢的杂文追求典雅大度、平和公允的艺术风格,意幽而不晦,笔曲而不诡,曲幽之间,行文流畅,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自有一种幽默感、绅士风度,表现出其在西方文学方面的修养。
文学研究会及其风格相近作家的散文。
现代散文中另一类小品散文即“美文”
的出现要晚于现代杂文。
1921年6月,周作人作《美文》一文,首次从理论上开始倡导,在他的倡导下,出现了一大批风格独具的散文家。
除周作人、冰心、朱自清外,还有梁遇春、许地山等散文家的出现。
梁遇春主要有《春醪集》《泪与笑》两部散文集。
他的散文多谈人生哲理,博学敏思。
许地山散文集《空山灵雨》,风格质朴淳厚,空灵清淡。
小品散文中持冲淡一派的散文家虽然不全是文研会的成员,却都主要受周作人的影响,如:俞平伯和钟敬文等。
郁达夫和“创造社”
作家散文。
郁达夫的主要散文集有《闲书》《屐痕处处》《达夫游记》等,以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感伤散文、日记散文和创作于30年代的游记散文成就最高。
用率真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毫无讳饰地暴露自我。
郭沫若的散文也是用直接倾诉自己经历的方式,向社会发出悲愤的呼叫。
瞿秋白及报告体散文。
此间还有另一类叙事性散文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同时具有文学性、真实性、新闻性和题材的重大性等特点,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这类散文的代表之作。
作品把记游、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形成气势雄伟、绚丽多彩的报告体或通讯体散文,实为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
教学建议
1.第一个十年所涉各家各体散文众多,掌握概貌,可依流派或作家群为考察的单元,但重点应放在代表性作家的评价上,要偏重风格的把握,要重视自己的阅读体验。
2.梁遇春好沉思冥想,又主要从书本而不是从生活实践中追求和探索人生。
他拥有的是一种否定性的思维,经常质疑或否定人们已经普遍认可的某些价值标准和是非观念,常以异于别人的思路来对人生做逆向观察、体验、思索,从而对人生的某些问题生发出新奇独到的理解。
细读文本,分组讨论,给出自己的理解。
3.“随感录”
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
精读作品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许地山:《落花生》
俞平伯:《陶然亭的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故都的秋》
梁遇春:《“还我头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