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章 诗 歌(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就诗而言,新诗革命的成功,并不就是旧诗的死亡这一事实已为人所共知。

尽管当年那些血气方刚的叛逆者有这样的期待,但事实远非如此。

令人吃惊的还不是旧诗至今仍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后来者的目光,而是不少当年立志要打倒旧诗的人,到了**退潮以后,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向自己的对立物表示和解。

谢冕:《论新诗潮》,载《中山大学学报》,2002(5)。

2.90年代的诗歌是一种转型的、反省的,无主流、无典范诗歌,它最大的意义不是产生了多少具有社会一致公论、众望所归的诗人和诗作,而是在被迫承受的边缘处境中开始了诗歌与世界关系的重新检讨。

这种检讨,直接面对的虽然是80年代的诗歌问题,但更深刻的意义却在动摇了新诗运动中诗歌观念的狭隘性。

尽管在评价上存在不同甚至对立的意见,但批评界普遍认为90年代的中国诗歌呈现出一种“个人化”

的倾向。

在语言的版图内,如果“个人化”

指的是彻底的自我关注,同时又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我关注为前提,是否成为可能?这是一个无法在理论上彻底探讨的问题。

换句话说,90年代中国诗歌的“个人化”

是语境性的,非常驳杂,既有历史的相对性又有时代的具体性,既是当代诗歌运动某种合情合理的结果,又是一种矛盾重重的探索。

一方面,它是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性主题的一部分。

在20世纪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个人、自我曾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所谓的“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见”

但当时的这种“发见”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更多是一种个性的发现,而不是个人权利价值的强调,诉求更多是弱小民族国家的解放,而不是个人的自由和展望,以及个人与社会亲和与疏离关系的辩证。

社会存在中个人生活和精神风景,并没有真正支配中国诗人的想象力。

因此,在90年代把“个人化”

重新提上写作的议事日程,既有历史的承续性,又不能不同时带有历史主题的反省性。

另一方面,既然交织着历史的承续性与反省性,又处在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市场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直接面对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

文化思潮,“个人化”

就不能不在经验与趣味、知识背景和想象方式上显出非常复杂的状况。

在这个意义上,“个人化”

不过是拒绝普遍性定义的写作实践,是相对于国家化、集体化、思潮化的更重视个体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话语实践。

它在某种程度上标志了对意识形态化的“重大题材”

和时代共同主题的疏离,突出了诗歌艺术的具体承担方式。

实际上,90年代诗歌写作的“个人化”

倾向,在文化与诗歌的意义上,也是“常谈”

(最基本的因而也是更持久的生活与文化主题)与“中心”

的对话。

而人们对这种倾向的诸多不满与误解,也多半来自“中心”

价值的长期影响,尽管它经过了80年代的“反思”

,同时在90年代被置于经济橡皮擦的“擦拭”

之下,但其“中心”

仍然在继续其中心性的功能,仍然习惯性地以“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