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三 夏 衍(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许也表示:“我会坚强起来的。”

这与田汉在《秋声赋》里,以献身工作来解决爱情纠纷,手法颇为近似。

这可以看做左翼作家,探索人生问题,总不能干净利落,总要拖一条“为社会走向人民”

的尾巴。

不过,在他们已经难能可贵了。

据王瑶说:本书“出版曾引起一些争论”

,刘绶松则批评:“把恋爱问题放到如此重要的程度,终究不免失之于夸张的。”

从马列主义看来,这些批评都属于当然。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278页,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

7.夏衍的主人公都是些成长中的角色,因而作品多采用开放式结构。

前史很长,剧情随着主人公的到来而缓缓展开,亲朋好友、同学故旧在抗战这个历史的大变局中走到一起,在嘘寒问暖、闲扯聊天、一颦一笑、回身叹气之间,心灵的错位、摩擦、分歧、对撞便发生了。

主人公几乎都是平民知识分子,这就决定了夏衍戏剧冲突的表现形式不可能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而是含蓄、淡远、纡曲、细微,动作间充满了错位、停顿、断裂和空白,正是从这些动作罅隙间,情绪便涌流了出来,成为无声之音、无形之象,场面上飘浮着一股淡淡的哀愁。

《芳草天涯》第三幕开头,孟小云和尚志恢以及接下来和石咏芬想说清楚又说不清楚的两场戏,在我看来也许最能代表夏衍的戏剧风格。

夏衍剧作最让人揪心的并非情节的大起大落、命运的变幻无常,而是主人公精神分裂、蜕变、转型当中难耐的痛苦,不停地挣扎与最后的诀别。

经过一番不见硝烟的心灵苦斗,夏衍笔下的人物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他们的精神升华过程,开始进入新的人生境界。

场上戏到此为止,场外的人生却继续前行,开放结构带给观众的是一份新的企盼。

夏衍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观察和表现现代市民人格的形成过程的。

从小我到大我,并不是对小我的简单否定,因为小我毕竟是个体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小我,要大我何干。

但是,抗战时期族群意识膨胀,个性解放受阻,市民意识严重失衡。

在这样的精神语境中,夏衍和他的戏剧主人公一样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他看到了个体是如何地脆弱,怎样地不堪一击,因而他希望赵婉贞、尚志恢们从社会斗争的汪洋大海中汲取力量,搭救自己。

另一方面作家更了解世道的险恶,形势的翻覆多变,不禁要为这些小儿女们即将失落的美好情怀而扼腕痛惜。

作家曾反复申说,自己是以同情、怜悯的态度,“带着眼泪”

“谴责同时代的知识分子”

的。

所以他一边写他们的孤立无助,一边写他们心地的善良、纯真,努力为他们寻找一个心灵的支点,使个体和他人、私情与道义协调起来。

所以在《芳草天涯》第二幕最后一场戏中,作家借孟文秀之口说,每个人都有可爱之处,爱的真义不是狭隘,而是容忍,不能为一己之爱而夺人之爱。

夏衍是抗战后期有数的几个坚守五四传统,提倡人道主义的剧作家之一……然而这却被一些从延安来的“钦差大臣”

,如何其芳等人指责为“资产阶级思想”

,“实质不过是宣传个人的爱情或者幸福很神圣、很重要而已”

在何其芳等人看来,个人情怀和大众利益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二者必居其一,显示出强烈的反个性、反五四、反新文化传统的倾向。

也许,有了“何其芳现象”

的反衬,倒更能凸现出夏衍对个性的理解和同情、呵护与锤炼,具有独特而又不可磨灭的价值。

马俊山:《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107~10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泛读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