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样我们可以说,在《易经》中的八卦之符号即为“象”
,而其背后道理即是“意”
,具体、客观之“象”
是用来表达其背后的深刻之理,这就是《易经》,乃至传统中国,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取象思维。
如《周易·系辞上》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就是把这些八卦符号作为“象”
,并运用取象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古人对宇宙万物、人事天理的抽象认识。
王弼曾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又寻言以观意。
言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意以忘言,象者所以尽意,得意以忘象。”
在这里,言是为了明象,象是为了明意。
这使人不禁要问:明意为何不以言去直接表达,而诉之于象的曲折途径?这是因为,表意一着语言,就会被语言所禁锢,而《易经》卦爻之“象”
却可以超越语言自身的局限性,可以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这样通过“象”
抽象出来的“意”
,更加的灵活与不确定,可以涵盖人们想表达的各种情感、意愿、思想、意志等,形成了以“象”
表“意”
时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蓄、模糊、朦胧之美,这就是所谓的“得意忘象”
、“得意忘形”
、“得鱼忘筌”
秘密之所在。
当然,《易经》之象说的人间事理之意,更是宇宙天地的本体意义。
“易与天地准”
,这个准,有准则和效法的双重意义,即取象天地,效法万物。
并在此基础上“弥纶天地之道”
。
即是说,人类社会也是对自然宇宙的模拟,有着相同的演化规律和相同的秩序模式,而卦象符号则是人类社会模拟宇宙规律的中介和象征。
因此,《易经》不是仅仅说俗世之事、理、情,也包括对宇宙自然的本真价值、初始意义、存在法则的演示与效仿等。
因此,六十四卦的六爻中的每一爻都包括天、地、人三个生命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生生相连、此伏彼起,形成生生不息的整体。
故《易经》之象所表之意,言地即言人,言人即言天,这些意义既属于道德,又属于情感;既归之于宗教,又归之于美学,是“天人合一”
的价值体。
因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