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二、新体制磨合期的任务和特点
banner"
>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体制大规模建立时期所建立的新体制,是以强调效率、强调竞争为特点的,因而新体制必然会导致失业、破产、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产生。
这些现象虽然不是新体制带来的,而是因为某些企业及个人适应不了竞争需要而形成的,但是社会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要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体制,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讲的新体制磨合期。
新体制磨合期不是要改变和放弃新体制的某些内容,而是要巩固和完善新体制。
巩固和完善新体制,与新体制框架的大规模建立,虽然在基本思路和做法上没有什么根本性区别,但确实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民生问题、社会公平等问题,都会成为新体制磨合期的热点问题,不像新体制框架大规模建立时期那样,讨论最多的是产权制度、股份制、市场经济体制等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新体制磨合期的新的热点问题,从而使得新体制能在磨合期得以巩固和完善。
1.构建社会和谐
如上所述,新体制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财产制度上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一个是经济运行上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这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显著特征是承认差别,并强调差别,因而新体制的推进必然会形成以财产拥有量区分的不同的社会阶层。
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虽然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它们之间也会有摩擦甚至出现矛盾。
如何面对这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摩擦和矛盾?一种方式是否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否认改革和新体制,回到没有任何阶层差异的传统体制;另一种方式是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承认改革和新体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和谐而使新体制能够有效运转,实现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和谐。
很显然,第一种方式是“死胡同”
,它不会有任何民众基础,因为任何一个民众,无论是现在的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都不会想再过过去那种传统体制下的穷日子和苦日子。
因此,我们只有选择第二种方式,也就是通过推动社会和谐而巩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和谐的前提是承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承认由于这两者而形成的不同社会阶层,因为只有它们的存在,我们才需要强调社会和谐,通过社会和谐而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如果没有它们,或者不承认它们的存在,那就无所谓社会和谐问题,而是讲社会同一了,因而强调社会和谐就失去应有的基础和意义。
无阶层差别是强调社会同一的问题,有阶层差别才需要强调社会和谐。
因此,我们强调社会和谐,并不是要否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而是要为它们的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由此可见,那种认为强调社会和谐就是要改变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潮是不对的。
这种思潮是以民众利益为幌子的新“左派”
思潮,它实际上是利用民众对新体制的某些不完善之处的不满情绪,而试图否认新体制,因而这种以民众利益为幌子的新的“左”
的思潮值得人们警惕。
正是因为社会和谐并不是否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财产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而是要有效协调在它们运行中形成的各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新体制运行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环境,因而社会和谐的真正含义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承认和保护各个社会阶层的应有经济利益,任何人和机构都不能任意剥夺和危及任何个人及阶层的财富,要通过《物权法》等法律制度平等地保护各种类型的财产,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利益一视同仁,没有财产上的任何歧视。
因此,“劫富济贫”
并不是社会和谐的要求,它恰恰有悖于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则。
保富消贫才是社会和谐的目的。
所谓保富消贫,就是指要承认富有阶层的经济利益,但同时要消灭贫穷,在承认富有阶层的经济利益增长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贫穷者的经济利益的有效增长,把贫穷者的经济利益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从而不断推动贫穷者的利益上升,实现有利益差异的全社会不同阶层的经济利益的共同增长。
因此,承认不同社会阶层的应有经济利益,并保证他们在经济利益的差异下而实现利益的共同增长,是社会和谐的内在含义。
第二,实现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共同增长的经济机制,就是累进的所得税制度、收入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在统一,这套制度可以通过转移支付而使高收入者收入的一部分转变成为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实现人们在经济利益上的有差异性的和谐。
高收入者的一些收入通过累进所得税而转向低收入者,这表明高收入者是最有效率的人,同时也是最有社会公德的人,因为它们将自己的一些收入贡献给了社会公平,因而这种体制虽然使高收入者的收入转向了社会,但它却肯定了高收入者的社会贡献,即:他们既有效率,又能兼顾公平,是应该受人尊敬的社会群体。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大力表彰那些高纳税者,因为他们是实践社会公德的重要群体。
最近看到我们有的单位在搞社会公德的评选活动,但评选出来的人,并没有高纳税者,而是一些帮老扶幼者,帮老扶幼者有社会公德,应该表扬,但是社会高纳税者,也是具有社会公德的群体,也应该得到社会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