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banner"
>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怎么建立,这是新的法人治理结构中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激励机制怎么建立?从现在的国际经验来看,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
因为人力资本是作为资本而存在,所以人力资本的回报就不只是工资。
工资只是劳动的报酬,因而要考虑新的回报形式,这种新的回报形式就是人力资本的薪酬制度。
现在国际上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的薪酬制度,主要包括了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岗位工资、年终奖、期权、职务消费、福利补贴。
在这里有必要做几点解释:第一,岗位工资虽然也有工资两个字,但它不是我们所讲的工资,我们通常讲的工资是指劳动值多少钱,而岗位工资则是指岗位值多少钱;第二,职务消费是指人力资本在企业中都有职务,职务引发了消费,因而要按职务给人力资本一部分经费用于消费;第三,福利补贴是指福利都是按人头算的,是大锅饭,显不出差别,因而还要给人力资本多上几个保险,这叫福利补贴。
在上述这五个方面的利益激励中,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条,这就是期权激励。
人力资本拥有期权的后果,就是导致人力资本虽然不是出资人,但是却拥有了企业的产权。
人力资本不是出资人却拥有了企业的产权,这就打破了过去一个经济学及法学的原理,即:谁出资谁拥有产权。
谁出资谁拥有产权,这一条是过去在产权制度上的一个所谓重要的规则,但是这个规则已经被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所产生的后果打破了。
人力资本既然也是一种资本,那么资本的经济收益就不应只是工资,因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资本的报酬应该是产权的收益。
因此,既然承认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本,那么就当然承认它应该拥有产权。
这样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力资本虽然不是出资人,但却拥有了产权。
因此,从这一条来看,我想我们的企业工商登记制度都应该修改了。
我们现在在企业注册的时候还要验资,因为实行的是谁出资谁拥有产权的规则,问题是现在有人并没有出资却要拥有了产权,那还验什么资?所以前一段时间我与工商界的朋友讨论,说是不是工商制度中的企业注册规则得改一下了,否则的话,就无法适应新的法人治理结构了。
现在据我们抽样调查,国际上人力资本在企业中所拥有的产权数量,已经达到了企业总产权数量的38%左右,也就是现在企业的产权数量中的38%左右,已经为并没有出资的人力资本所拥有。
由此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搞不好?国有企业搞不好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我们不承认人力资本这个概念的存在。
国有企业中有的人在经营方面非常出色,确实作为人力资本而存在,但是我们却不承认他们是人力资本,结果是仅仅给一点点工资,更谈不到使他们要拥有企业的产权。
这样,当然会导致这些人力资本心理上的不平衡。
心理上短期不平衡还可以马马虎虎地以雷锋精神等奉献性精神支撑下去,但一个人不可能长期地心理不平衡,因为长期心理不平衡是要出问题的,即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要生病。
所以,最后发现这些人开始自己给自己平衡,怎么平衡的?有两个办法。
一个就是该给的不给,我就花那些不该花的。
所以前几年他们的口号是当不了万元户,先吃个万元肚。
因为在实践中你可以多花,但是你不能多拿,结果导致拼命地花那些不该花的钱。
因此,我深深感觉到,我们有的国有企业老总请我吃饭,和外国的企业老总请我吃饭有很大的差别。
外国的老总请我吃饭就是满足我的生理需要,满足我的生理需要就花不了多少钱,因为我的消费要受身体生理的局限性的约束,我根本不可能多吃。
例如,我最新看到一个医学动态,据说是男人最好不要吃燕窝,女人最好不要吃鲍鱼,而且吃鱼翅也不能吃得过多,一星期不能超过三次,超过三次要得风湿病。
这表明一个人的消费要受到生理的局限性的约束,所以仅仅是为了消费的话,实际上花不了多少钱。
但我们有的国有企业的老总请我吃饭,并不是只为了满足我的生理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他心里的不平衡,即:反正我干得再好也不能多拿,那就多花吧,因而你花得越多他就感觉心理上越平衡。
几年前,有一个国有企业老总请我吃饭,这件事我深有感触,我记得是“两会”
期间。
这个企业那些年搞得不错,税和利搞了好几个亿,所以老总对我说,你给我这个企业出了不少好主意,我也没法感谢你,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
我说吃饭可以,但是不是就在我住的附近的一个小饭馆吃,这个小饭馆菜做得不错,而且也很雅静,便于谈话。
结果他一听说不行,一定要在钓鱼台国宾馆请我吃饭,我说那是“宰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