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过,由于汉初鉴于诸吕之乱的教训,皇后们的政治影响力甚为有限,而且窦太后因眼疾失明,在客观上也必然为其活动带来明显的不便。
她在汉初政治中开始发挥作用,那还是文帝去世之后,即公元前157年之后。
此时距汉王朝的建立已有半个世纪之久。
在汉初诸功臣将相中,对黄老的尊奉也相当晚。
高祖刘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
[7]这些第一代权臣们似乎尚无暇眷顾什么黄学与老学。
如果不是牵强附会的话,我们应当承认,汉初位至将相而又尊奉黄老的仅有曹参、陈平二人。
而且,他们尊奉黄老的这一动向又和汉初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并非完全出于内心的真诚爱好与信仰。
曹、陈二人都是刘邦的重要谋士或重要将领。
在其军事活动的早期,似乎更倾心于纵横权谋之术,而与什么黄老无缘。
正如陈平所说的那样:“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
[8]至于“革命”
成功之后,他们确曾转而倾心于某种颓废思想,似乎有那么一点接近后世所理解的黄老的倾向,但其深意可能如司马光所说:“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
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之也。
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
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
夫功名之际,人臣之难处。
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
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物外,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9]功勋如韩信、萧何、张良者在“革命”
成功之后尚不能自保,其他功臣的内心恐惧状态便可想而知了。
曹、陈等人玩世不恭的外在表现,无不曲折地反映了他们明哲保身的真实想法。
司马迁说:“及【韩】信已灭,而列侯成功,惟独参擅其名。
参为汉相国,清静及言合道。”
[10]又说:“及吕后时,事多故矣。
然【陈】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11]这多少透露出曹、陈政治选择的内心苦衷。
不过,也必须承认,曹、陈的黄老倾向虽然是一种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其休息无为的政策给汉初社会确实带来了出其不意的好处,特别是他们将这一政策带到中央向全国推广,因而在汉代学术史上就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
曹参继萧何为丞相,一遵萧何约束,就职伊始,“择郡国里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
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日夜饮醇酒。
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
[12]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曹参黄老无为而治。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自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到武帝即位的几十年间,汉王朝的统治思想一度确曾是以“清静无为”
为主要特征的黄老政治学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