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因此,何休的观点虽比董仲舒加详,但本质上仍和董仲舒一样,认为历史虽然变动不居,然总是今不如昔,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只能是向理想中的往古世界的复归。
由三世说推演出不断进化的认识,那是在近代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之后的事。
康有为为了托古改制,运用进化论的观点,结合《礼记》所谓“小康”
、“大同”
的说法,对《公羊》三世说作了全新的解释,以为自据乱世进为升平世(小康之道),更进为太平世(大同之道),是社会进化的共同规律,并把三世比附为君主制、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三种政治制度。
认为这三种制度不能越级进化,以此反对当时正在蓬勃兴起的民主民族革命。
他的这种说法虽然本原于董仲舒的《公羊》学,但实际上与董学完全两样,这里姑且勿论。
董仲舒在“历史重建”
努力中的另一重要思想为“三统说”
。
三统原为古历法,指夏、商、周三代正朔,因此有时又称之为“三正”
。
这种说法起源甚久,但并见于《公羊传》。
然而董仲舒却由此推衍为朝代鼎革次序的历史循环论。
他在解释《春秋》的一些义理、笔法时指出:“《春秋》曰杞伯来朝,王者之后称公,杞何以称伯?《春秋》上黜夏,下存殷,以《春秋》当新王。
《春秋》当新王者奈何?曰:王者之法必正号。
绌王谓之帝,奉其后以小国使奉祀之。
下存二王之后,以大国使服其服,行其礼乐,称客而朝。
故同时称帝者五,称王者三。
所以昭五端三统也。
是故周人之王尚推神农为九皇,而改号轩辕谓之黄帝,因存帝颛顼、帝髻、帝尧之号。
绌虞而号舜曰帝舜。
录五帝以小国下存禹之后于杞,存汤之后于宋,以方百里爵,称公,皆使服其服,行其礼乐,称先王,客而朝。
《春秋》作新王之事,变周之制,当正黑统,而殷周为王者之后,绌夏改号,禹谓之帝,录其后以小国。
故曰黜夏存周,以《春秋》当新王,不以杞侯弗同王者之后也。”
[7]
古史帝王系统在秦汉以前极其混乱。
准确地说,先秦诸子各欲以其道易天下,均编造了自己心目中的帝王系统。
秦汉统一之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需要对古史中的帝王系统进行规范和重新认定。
一是统一信仰的需要。
秦汉统一帝国必须建立统一的信仰,而统一对往古帝王的尊敬当然在统一信仰之中。
这一点,秦汉帝王和思想家都看得十分清楚,秦汉时的封禅、郊祀等宗教活动中都有极好的材料。
二是确立秦汉帝王本身正统的需要。
中国人历来讲究正统与非正统,秦汉王朝特别是汉王朝的建立,虽然得之于金戈铁马、血风腥雨,但他们仍然要为自己寻求正统的神学依据,在刘邦、刘秀即帝位后所编造的神话,既是欺人之谈,也是自我欺骗。
其目的只是一个,就是寻找统治地位的合法继承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