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说它重要,是因为消费者总得对你的产品与理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能决定是否购买;说它不重要,是因为具有相同功能与理念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量存在,顾客已经见过太多类似的产品,听过太多类似的宣传,几乎已经充耳不闻,完全无感。
而现在的商家,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不明白这一点,他们唯一能做,也唯一在做的事,就是不厌其烦地向顾客宣传自己的产品与理念,不厌其烦地“摆事实,讲道理”
,企图通过“事实”
与“道理”
说服顾客。
明知效果乏善可陈,明知是无用功,却依然矢志不渝,无怨无悔。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
为什么顾客明明能够理解与接受,却死活不掏腰包呢?还是那句话,沟通出了问题。
现如今,绝大多数商家与顾客之间的沟通都钻进了死胡同,掉进了“摆事实,讲道理”
的陷阱,难怪效率会这么低。
那么,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什么样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有效沟通呢?
是强调需求与痛点吗?不全是,因为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消费者痛点的东西多了去了,人家凭什么要买你的产品?
是突出商品超强的性价比吗?不全是。
理由同上,不再赘述。
所以,供需之间真正有效的沟通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消费者一个理由,让他“只”
买你的商品。
换言之,这种沟通必须要有针对性,必须遵循“一对一,点对点”
的原则才行。
说白了,就是商品不重要,情感才重要。
智商虽重要,但情商更重要。
商品不具备唯一性,而情感则不然。
只要你运筹得当,可以非常容易地让情感具备唯一性。
一言以蔽之,销售卖的不是商品,而是人品。
只要你能把自己这个“人”
成功推销出去,任何商品都可轻易出手。
事实上,正因为如今这年头各种商品,甚至各种性价比极高的商品铺天盖地,无所不有,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有“选择困难症”
。
所以从消费者的立场来看,给他一个能够克服选择困难症的机会,让他能够比较利索地下单购买,本身就是一件极富**力的事。
甚至他会感谢你帮他消除了选择困难的心结与苦恼也说不定。
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对消费者来说,不是因为你的商品不好,他才不买;恰恰相反,正因为好商品太多,他才不知道是否应该买。
所以他才会对你的宣传无感,让你伤透脑筋。
因为他需要的不是“宣传”
,而是“选择”
,是“下决心”
。
这就意味着,你要把发力点从“宣传”
上移开,放到帮他“选择”
与“下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