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009年终于到来了。
大年初一,零点时分,无数烟花冲向夜空,
漆黑的夜空,被无数微光点亮。
许多祝贺短信发到了曹忠这里,曹忠都挨个礼貌回应,
其后他好好休息了两天,
但...
飞机落地京郊机场时,天刚蒙蒙亮。
曹忠提着录音设备走下舷梯,寒风扑面而来,像一记清醒的耳光。
他没打伞,也没叫车,独自穿过空旷的停机坪,走向接他的林晓。
她站在黑色轿车旁,手里捧着一杯热咖啡,看见他便递了过去。
“筹款的事已经安排好了,账户独立监管,每一笔支出都会公示。”
她说,“文化局也批了拍摄许可,但有个条件??必须提交剧本终稿备案。”
曹忠点点头,接过咖啡抿了一口,苦得皱眉。
“他们怕我们拍成抗议片?”
“不是怕,是不懂。”
林晓拉开车门,“可你真要把陈素芬当年跪在教育局门口那段放进正片?”
“那是真实发生的事。”
他坐进副驾,声音平静,“她用手语打了两个小时,没人回应。
最后保安把她架出去时,她的手套都磨破了。”
车内一时沉默。
引擎启动,城市轮廓在晨雾中缓缓浮现。
回到工作室已是上午九点。
桌上堆满了资料:纺织厂改制文件、残障职工安置记录、九十年代信访档案复印件……还有一封来自瑞士的信,用德文写着“致倾听者”
,落款是那位奥地利学者。
翻译过来只有短短几句:“你带回的声音让我想起了贝尔格莱德难民营的孩子们。
他们的哭声没有语言,却比任何演讲更有力。
我愿意加入你们,不是作为顾问,而是作为一个学生。”
曹忠将信收好,打开电脑,调出《回声》的剪辑时间轴。
目前完成的是粗剪版,共八十七分钟,分为五个章节。
他盯着第三章《请愿书》的画面??一群穿着旧工装的人站在政府大楼前,举着泛黄的横幅,镜头缓缓扫过每一张脸:有拄拐的,有戴助听器的,有眼神呆滞的工伤患者。
背景音是风声与远处警笛的交织,没有任何配乐。
“太静了。”
林晓站在身后说,“观众会走神的。”
“那就让他们走神一次。”
曹忠轻声道,“真正的沉默不是无声,而是被无视。
我要让这种‘被无视’变成一种压迫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才懂得为什么后来那一声笛响那么重要。”
林晓没再说话。
她知道,从苏黎世回来后,曹忠变了。
不是风格上的转变,而是内核的沉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