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不再急于“表达”
,而是学着“留白”
。
就像周岩教他的那样:真正的对话,始于等待。
当天下午,团队召开最后一次创作会。
地点改在了社区聋哑学校的一间多功能厅。
阳光透过大窗洒进来,照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参与者围坐一圈,中间摆着投影仪和音响。
曹忠没有放PPT,而是直接播放了一段未命名的音频??长达三分钟的空白,之后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竹笛,紧接着是扫帚划地的节奏,渐渐汇入心跳声、脚步声、雨滴敲铁皮屋檐的哒哒声。
全场安静。
片刻后,一位年近六十的聋校退休教师用手语发言:“这三分钟的‘空’,我听得最清楚。
它让我想起小时候第一次戴上助听器那天,医生问我听见什么,我说‘什么都没有’。
可其实,那是我人生中最饱满的寂静。”
另一位盲人作曲家接过话筒:“建议把这段放在片头。
不要画面,也不要字幕。
就让观众坐在黑暗里,被迫去听。
现在的人看电影,眼睛太忙,耳朵太懒。”
曹忠记下笔记。
他知道,这部影片注定不会讨好所有人。
它不提供爽点,不制造泪崩,甚至拒绝传统意义上的“高潮”
。
但它有一个执念:让人重新学会用耳朵看世界。
会议结束前,周岩忽然起身,走到音响旁插入U盘。
他说:“这是我写的主题曲,叫《等一个回应》。”
音乐响起。
起初是一段极低的嗡鸣,像是地底深处传来的震动;接着,竹笛以极慢的速度吹出一段不成调的旋律,仿佛试探着空气;第三分钟,加入了一组细微的敲击声??筷子碰碗、指甲轻叩桌面、手指摩挲纸张;到最后,所有声音融合成一种奇异的和谐,既不像交响乐,也不像民谣,而像一座城市在深夜自言自语。
没有人鼓掌。
大家都愣住了。
还是阿云先开口。
她用手语比划:“这不像音乐,倒像是……我们平时说话的样子。”
曹忠笑了。
他知道,成了。
当晚,他独自留在工作室,重新调整终版剧本结构。
他删掉了原计划中一场戏剧化的冲突戏??陈素芬与厂长当面对峙的情节。
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看似平淡的日常:老人坐在家中缝补一件旧棉袄,电视里播放着春晚重播,窗外飘着雪。
她不看节目,只是专注地穿针引线。
突然,邻居家传来孩子练琴的断续音符。
她停下动作,侧耳倾听。
几秒后,她摘下助听器,轻轻放在桌上,闭上眼,用指尖在膝盖上有节奏地敲击起来??那是她在“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