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每一处场景,都由当地居民参与设计??他们不是群演,而是“声音指导”
。
最艰难的一场戏发生在废弃的纺织厂车间。
这里是陈素芬当年被辞退的地方,如今已被列为危房,禁止进入。
但曹忠坚持要拍。
经过多方协调,文化局特批两小时拍摄窗口。
那天,天空灰暗,风穿过破碎的玻璃窗,发出尖锐的呼啸。
剧组只带了一台手持摄影机和一套无线录音系统。
周岩站在中央,吹奏《等一个回应》的前奏。
笛声在空旷厂房中回荡,撞击墙壁后产生奇妙的混响效果。
当镜头推进到地面裂缝中钻出的一株野草时,曹忠突然示意暂停。
他弯腰靠近那株植物,发现根部缠绕着半枚生锈的纽扣??正是当年女工制服上的款式。
他让录音师贴近地面,录下了风吹草叶摩擦纽扣的沙沙声。
“这就是历史的声音。”
他对团队说,“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一直在这里。”
影片后期制作历时四个月。
声音工程尤为复杂。
团队邀请了三位聋人艺术家参与混音,确保每一个音频层次都能被“感知”
而非仅仅“听见”
。
例如,在表现陈素芬学习手语的段落中,背景加入了高频振动音效,模拟喉咙发声的触觉反馈;而在她递交请愿书失败回家的路上,则使用低频噪音营造压抑感,类似心跳减缓的节奏。
与此同时,众筹平台持续更新项目进展。
每周发布一条“声音日记”
:某位退休工人讲述自己如何靠读唇语维持家庭沟通;一位听障母亲分享女儿第一次叫“妈妈”
时的手语表达;甚至还有一段地铁清洁工用扫帚敲击不同材质地面形成的即兴节奏。
公众反响远超预期。
多家影院主动联系,表示愿意设立“静音放映厅”
??关闭灯光与字幕,仅保留立体声系统,供观众闭眼聆听全片。
更有高校社会学系提出将本片纳入课程案例,研究“非视觉叙事的社会意义”
。
杀青宴那天,所有人都来了。
阿云带来了亲手包的饺子,周岩演奏了完整版主题曲,林晓代表团队宣读了一份声明:“本片所有收益将用于建立‘城市声音档案馆’,永久保存这些即将消失的日常声响。”
饭吃到一半,陈素芬悄悄离席。
曹忠追出去,在楼道里找到她。
老人靠着栏杆,望着夜空,手里攥着一枚旧厂徽。
“你觉得……我算成功了吗?”
她忽然问。
曹忠摇头:“您不需要被评判。
您只是活了下来,并且教会别人如何活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