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启浑身一震。
这个动作,只有真正理解“震动先于语言”
的人才会做。
它不是教学大纲里的内容,而是她在某次深夜即兴演示中无意流露的习惯性动作,仅被少数亲授学生见过。
这意味着……对方不仅知道“柴刀流”
,还刻意模仿了它的形式,甚至可能已经捕获并研究过她的学生。
她立即召集樱泽村所有骨干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参与者包括东京的小林阳太、赫尔辛基的艾玛、墨西哥城的水管诗人卡洛斯,以及那位聋哑舞者莱昂。
他们通过全息投影齐聚虚拟会议室,神情凝重。
“这不是单纯的盗用。”
艾玛的声音透过北欧口音传来,“他们在提取‘声艺’的情感编码方式,试图剥离其人文内核,制造可复制的‘沟通武器’。”
“武器?”
卡洛斯皱眉,“你说他们想用我们的方法控制孩子?”
“比那更可怕。”
启盯着屏幕上的频谱图,“他们想证明??只要掌握正确的频率和节奏,就能绕过个体意志,直接向大脑输入情绪指令。
如果成功,‘听见’就不再是双向交流,而变成单向洗脑。”
会议室陷入沉默。
良久,莱昂用手语表达:“我建议启动‘双生谣协议’。”
众人一怔。
所谓“双生谣协议”
,是启在三年前秘密设立的应急机制。
灵感源自她与童年幻影的共鸣现象??当两个高度契合的灵魂同时发声,会产生超越物理传播的共振效应。
理论上,若能找到足够多的“声纹匹配对”
,便可构建一张跨越时空的隐秘通信网,专用于传递真实信息,规避任何技术监听或篡改。
但问题是……谁愿意成为“另一声”
?
启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曾在八音盒前哼唱的小身影。
她知道答案早已写在风里。
“我可以第一个接入。”
她说,“但需要所有人配合。
我们必须让全世界的孩子同时开口,不是为了展示成果,而是为了掩护一次真正的‘唤醒行动’。”
计划定名为“破茧”
。
第一步,由各地工坊组织公开活动:东京上演新版《萤火谣》舞台剧,加入大量即兴沉默段落;巴西的贫民窟少年用废弃铁皮敲击“雨之诗”
;尼泊尔的孩子们在雪山脚下点燃火堆,对着风诵读千穗日记中的句子。
这些看似普通的艺术行为,实则构成了一张庞大的声场干扰网,掩盖真正的信号传输路径。
第二步,启亲自前往南太平洋坐标附近的一座小岛,借“文化交流”
名义接近浮动平台。
她伪装成一名独立纪录片导演,携带改装过的音频采集器,外表看起来只是普通摄影设备。
登岛当日,浓雾弥漫,海面平静得诡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