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不够,我带头捐片酬。”
对方震惊之余,最终答应。
消息传出后,舆论再度沸腾。
多家高校艺术院系联名致信广电总局,呼吁将此类合作模式制度化。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曾制作“爷爷我饿了”
表情包的短视频博主,悄悄私信曹阳道歉,并表示愿自费拍摄一组严肃题材的手艺短片,请他指导。
曹阳回复:“欢迎。
但记住一条:不要试图‘感动’观众,只要诚实地呈现过程。
情感自然会产生。”
春天渐深,杜鹃花开遍山野。
曹阳带着摄制组北上山西平遥。
那位推光漆器匠人姓范,七十八岁,一生未娶,住在祖传的老宅里。
他的手艺讲究“百遍打磨,千遍推光”
,每一层漆都要手工擦拭至镜面般透亮,耗时最长的作品竟做了整整十七年。
拍摄第一天,范师傅一句话定调:“你可以拍,但不准用滤镜。
我要让世人看看,什么叫‘光阴磨出来的东西’。”
曹阳照办。
镜头下,老人布满裂口与老茧的双手,在漆面上来回推压,动作缓慢却稳定如钟摆。
漆面反射出他苍老的脸,也映出了身后墙上挂着的一幅泛黄照片??年轻时的他与父亲并肩站在作坊前,笑容灿烂。
夜里,曹阳访谈老人。
问及为何坚持独身,范师傅沉默许久,才说:“这门手艺太耗神,我没资格成家。
我这一生,是替父亲守下来的。
将来若无人继承,我就把它烧了。”
录音笔停了,屋里一片寂静。
第二天,曹阳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暂停常规拍摄,改为全程直播范师傅修复一件明代残损漆盒的过程。
同样采取“无声直播”
形式,仅设固定机位,不解说、不互动。
直播持续三天两夜。
起初观看人数不足万人,但随着画面中那一道道细微裂纹被一点点填补、打磨、复原,流量悄然攀升。
第七个小时,有网友发现,老人每次擦拭漆面的方向都严格遵循木材纹理;第十九小时,有人注意到他换工具的顺序如同仪式;第三十六小时,当最后一道光泽浮现,弹幕虽未开放,社交平台上却已泪崩一片。
一位美术老师写道:“这是我第一次理解‘匠心’这个词的重量。
它不是赞美,是牺牲。”
节目结束后,范师傅破例收了一个徒弟??正是那位曾做rap炒茶的网红博主。
他在直播中跪地叩首,说:“从前我以为热闹才是传播,现在才知道,沉默才是回响。”
曹阳没有评价,只是在日记本上写下:“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观念,而是创造相遇的机会。
当浮躁遇见坚守,自会有灵魂震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