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个能把“倾听”
变成武器或救赎的力量体系,正悄然成型。
三天后,他在一次高校讲座上公开播放了这段视频。
台下哗然。
有学生问他:“您不怕这技术被滥用吗?比如让人无限共情,变成情感傀儡?”
曹阳点头:“怕。
所以我决定,《原声中国》所有采集音频,一律不做AI建模,不生成合成语音,不用于商业用途。
每一句话,都必须由真人说出,由真人听见。
我们要的不是‘完美共鸣’,而是‘笨拙的理解’。”
散场时,一名戴口罩的女孩递给他一张纸条:
>“我是桂林溶洞那天夜里‘说话’的孩子之一。
我没死,但我妹妹死了。
那天我们躲进山洞避雨,她摔下了崖。
我活下来了,可全村都说是我推的。
从那以后,我再没说过一句话。
直到看了您的视频,我才敢写下这些。
谢谢您,让我也成了‘有影子的人’。”
曹阳捏着纸条,站在教学楼门口,久久未动。
风吹起他的衣角,远处操场上传来学生跑步的脚步声、笑声、呼喊声。
这些平凡的声音,此刻听起来竟如天籁。
他忽然明白林婉清所说的“人间和声”
是什么??不是某种神秘频率,不是超自然现象,而是当每一个微弱的声音都被允许存在时,所形成的浩瀚声浪。
它不完美,嘈杂,甚至刺耳,但正因为如此,才真实。
当晚,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华东节点要醒了。”
陈默神色凝重,“上海崇明岛外海床监测到异常振动,频率23.7Hz,与长江沉积层共鸣模型吻合度达94%。
更可怕的是,这个频率……恰好是人在极度困倦状态下打哈欠时喉部震动的基频。”
“遗忘?”
苏青皱眉,“你是说,整个文明层面的‘忘记’?”
“不止。”
老金插话,“我这几天总做同一个梦:我在一座图书馆里,书架无穷无尽,可所有书页都是空白的。
有人在我耳边说:‘你读过的,都不重要。
’然后我就醒了,忘了自己梦到了什么。”
李昭翻出《甘州志》残卷,找到一段模糊记载:
>“江底有碑,铭曰‘忘川枢’。
凡心念流转,皆经此核涤荡。
若其震,则百代典籍化尘,万家恩仇归空。”
“也就是说,如果长江节点彻底激活,可能导致大规模记忆失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