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曹阳声音低沉。
“不是失忆。”
李昭摇头,“是‘意义剥离’。
你能记得事情,但不再在乎。
爱过的人,奋斗的岁月,受过的伤……全都变得无关紧要。
这才是最可怕的毁灭??不是抹去记忆,而是杀死记忆的情感价值。”
曹阳猛地站起身:“我们必须找到与‘遗忘’对抗的真实记忆。
不是宏大的历史,而是那种……哪怕全世界都忘了,当事人仍死死攥在手里的东西。”
他想到了一个人。
第二天,他们启程前往浙江绍兴。
在一座老旧的纺织厂宿舍区,他们找到了八十九岁的赵秀英老人。
她曾是越剧名伶,五十年代因政治牵连被逐出舞台,丈夫被迫写下离婚书后投河自尽。
她一生未再唱戏,却每天清晨对着镜子练习发音,持续六十余年。
“我不怕被人忘了。”
她坐在藤椅上,目光清澈,“我怕的是,有一天我自己也会忘了他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里,那句‘春天来了,你要穿暖一点’。”
曹阳请她读那封信。
她声音颤抖,却一字未错。
当念到“我走了,但你的唱腔还在风里”
时,窗外突然刮起旋风,卷起庭院中积年的落叶,在空中拼出一行模糊的字迹,随即消散。
数据分析显示,她声带震动产生的次声波,与长江海底振动频率形成精确反相抵消,持续达十四分钟。
“她用自己的记忆,暂时锁住了‘忘川枢’。”
陈默惊叹,“一个人的执念,竟能对抗地质级共振。”
临别时,老人拉着曹阳的手说:“年轻人,声音是有骨头的。
你们听见的,不只是现在,还有过去没能说完的话。”
返回途中,曹阳接到李昭电话:“西南节点出现征兆。
康定一带连续三日地震微波,牧民报告夜间听到‘万人齐吼’,内容全是藏语骂人话,粗俗不堪,但从语气判断,更像是痛苦的宣泄而非攻击。”
“那是‘怒’的积累。”
曹阳闭上眼,“我们得去理塘,找那些一辈子没发过脾气的好人。”
飞机起飞时,他打开录音笔,录下一段自语:
“我不知道这条路能走多远。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控制不了这股力量;也许有人会用它来操纵人心;也许最终,连‘真实’都会被声音重构。
但此刻,我只知道一件事: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我就不能停下倾听。”
云层之上,阳光洒落。
而在地球另一端,冰岛的地磁观测站记录到一次微弱但广泛的电磁扰动,其波形特征,竟与《第十九秒》音频结尾处的共振峰惊人相似。
仿佛某种信号,已被传向宇宙深处。
又或许,是远方的存在,终于开始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