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混合学习的设计
banner"
>
目前在企业教育和学校教育领域中混合学习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框架如图4-17所示。
图4-17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框架
混合学习课程设计工作大体可以分为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一)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指在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之前,先对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用来确定该课程是否适合开展混合学习。
前端分析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1)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分布情况、基础知识、学习个性等掌握学习者的相关特征。
(2)基于知识分类的学习对象分析。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学习者应当达到的学习目标。
(3)混合学习的环境分析。
前端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特征以及依据学习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确定学习目标,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二)活动与资源设计
这个阶段的课程设计包括三个环节:(1)总体设计环节;(2)单元(活动)设计;(3)资源设计与开发。
在总体设计环节,应在明确了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之后,对相应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和安排。
总体设计实际上是为其他两个环节的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总体设计将会体现整个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与结构,使单元(活动)设计环节和资源设计与开发环节的设计更加顺畅。
总体设计环节必须不断追问的问题是究竟哪些活动和资源适合于让学生自学,还有哪些适合于典型的教室情境。
(三)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是课程设计的第三个阶段。
主要通过学习过程的评价(如使用电子学档)、课程知识的考试(如在线考试)和学习活动的组织情况评定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前面两个阶段所确定的学习活动目标、混合学习的环境等是进行评价设计的重要依据。
案例:混合学习课程的开设情况
下面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UalbanySUNY)教育学院面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的课程“Creative,Learning,andKnowledgeMedia”
为例对混合学习课程进行介绍。
(一)学习支持服务
新的课程开课前,教师会发给学生一份书面的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信息和教师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和编码、上课时间和地点、教师的联系方式、办公地点和时间等;(2)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3)学习环境,对如何进行混合学习进行指导,重点介绍在线学习的网上地址、登录方式、学习理念和要求等;(4)课程设计与活动概述,结合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设计与学习要求进行细化,让学生清楚学习活动设计的理念及应采取的学习策略;(5)课程阅读文献以及教材信息;(6)课程表,这是课程的总体安排表,它将课程内容模块的时间安排、每周的学习主题、文献阅读任务和在线学习活动内容等一一列出;(7)课程考核评分标准,对作业、学习活动、考试所占分数比重进行说明;(8)其他,诸如对版权保护、学术不端的规定以及为残疾学生特别提供的信息等。
学校网站中专门为学生设立了“信息技术服务”
(InformationTeologyServices)网页,向学生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服务指导。
在这里,学生可以查到校园网技术管理部门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在线课程的注册办法、流程等信息,还可以获得在线学习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解答服务。
(二)学习环境
由于是混合学习课程,除了每周一次的面授课外,还需要学生在线进行学习。
在几门混合式学习课程中,在线学习过程是在Blackboard9.1教学平台中进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