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新课改以来,教研室及其传统教研活动一直背负着“应试教育”
恶名,如果这个调查是在课改之前,这个比例想必会更高。
上海教研室在2008年的一项调查[2],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本书讨论教研活动时所用素材,虽然不是全部,但更多地来自中学教研。
实际上,全国许多地区的省、地、县(区)教研室都曾经分别设立中学教研室和小学教研室。
北京的朝阳区和海淀区,至今小学教研室仍然是相对独立、与中学教研室并列的。
有些地区的县(区)级教研室,教研员在中小学都是按照年级配备。
不过,就大多数地区的情况,可以说无论是否独立设置,目前的中学教研活动要比小学教研活动更具规模、更具强度、也更具效果。
造成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即“小升初”
考试的取消。
根据一位北京市某区已经退休的小学教研员(NG,2009)回忆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小升初是全市统一考试,八九十年代中期,每个区统一考试。
那时小学教研室活动比现在频繁,当然没有中学那样的密度像每周一次。
但大型活动每个学期都会有几次。
有时活动经常还要发票,没有票都进不去。
不像中学那样年级界限那么清楚、固定。
教研室准备组织活动前,会把时间告诉学校,这样,小学在排课时会将时间让开以便教师能够参加活动。
教科书分析、重点难点分析、试题分析,活动挺多。
一直到小升初取消之前,六年级的教研活动特别频繁,无论是全区统一出题,还是市里统一出题,区的教研室每个单元都会有正式考试,所以,教研室会按照单元卡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单元考很正式的,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换校监考,等等,非常严格。
说实话,统一考试对学校和教师是会造成一定压力,但对于督促教师认真教学钻研专业的确有好处。
现在没有统一考试了,学校压力小了,教师教学好与差也没有比较。
但社会上各种补习辅导恶性发展,学生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
当然,各级教研活动仍然对小学教学作用深广,只是较之从前式微。
二、主要的活动形式及内容
在全国范围内,下面几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相当普遍。
如前所述,下面的内容主要以县(区)级教研室为依据。
(一)集中的教研活动
集中的教研活动就是将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师集中到一起进行教研。
在三级教研组织中,都是采用频率最高的形式,所谓“全员性”
“全学科”
“全年级”
“零距离”
,主要也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证的。
集中的教研活动的实质,是将学校教学的外部、简单的时间和内容上的一致性推进到教学活动的内部。
即同一教研室所在地区,任何学校的任何学科、任何年级、任何班级的任课教师,教学均非自行其是,而是会形成大致接近的面目。
当然,这种“大致接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