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课堂板书工整,设计较为合理。
(二)需要改进的方面
1.设计题目时,要明确题目设计的主要目的。
如例1的目的是初步让学生学习这类求最值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练习计算。
数据过大,不要让计算影响到主要矛盾的解决。
(三)致谢
备课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听完点评后收获的心情是愉悦的。
非常感谢李爱民老师,她在选课题、教案设计、听课以及点评中都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
李老师的点评,不仅准确无误地指出了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她还给我指明了改进的具体方向和方法。
整个点评下来,我受益匪浅。
同时也感谢学校为年轻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发展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和同教龄的老师们相互学习,有机会聆听这些优秀教师的精彩点评。
方明老师常态课点评
数学组李爱民
优点
1.沉稳,有成熟教师风采,语言简练,不拖泥带水,与学生交流较好,基本功扎实。
2.教学设计有想法,符合实验班的实际特点,实现了从学数学到用数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应变能力较强,课堂调控得当。
出现问题时反省迅速,解决得当。
即使再高明的教师,也难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
出现失误时,不文过饰非、草草了事,应相机引导。
不仅能体现教师勇气,又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
4.板书工整,设计较为合理。
5.可以发现方明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下了很大功夫,清晰地体现了自己改编题的痕迹,而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这是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不足
1.上课时没有起立,教师手部多余动作过多。
2.对教案不是很熟,应尽量少拿教案,照本宣科。
3.多让学生去思考分析,要教会学生研究数学获取新知的方法,不能过多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4.题目设置时,应注意此题设计的主旨所在。
如例1的目的是初步让学生学习这类求最值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练习计算。
数据过大,不要让计算影响到主要矛盾的解决。
5.题目设计的铺垫过多。
如例1是二元求最值,例2是三元求最值,例3是应用三元解决实际问题。
在题目设计方面,例2可以不出来,只需把例1中为什么消元讲透,就可以直接应用了。
6.几个关键点没有突出。
(2)讲例3时,没有充分利用好应用题中的表格。
表格所起的作用很强大,除了表示已知量,还能找等量关系和不等量关系,而且不用再板书,有利于思考。
利用好表格,也能避免后面求利润时的错误。
(3)在设未知数时,学生直接设了三个未知数,教师应再提问还能不能使解法更简单些,从而引出设二元,减少元的个数,体会消元思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好更快地求出目标。
7.例3学生做了4分钟,周围12个学生只有4个学生做完,关键在于例1没有讲;处理例1时,直接叫学生说解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