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没有教师事先的认真钻研和准备,集体备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质量和水平。
“只有在每一位教师个人独立工作的基础上,教学小组集体的工作才有成效。
有良好训练的教师往往深入地研究他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或根据自己的专长执行教师进修学院所指定的研究任务。
但必须吸引包括新教师在内的其余的教师来进行个人的教学法研究工作。
为了吸引没有经验的教师积极参加共同的研究工作,最好委托他担任符合他的能力和素养的研究任务。
例如编写某一题目的教案或准备作详细的学生鉴定书,对阅读过的教学法研究论文做出自己的评论。
往往有必要使教师学会运用书籍的方法,做读书摘要或加以概括,编写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谈话的提纲或详细的谈话计划,并写出报告。”
[6]
其次,任何制度成为惯例,固然可以稳定运行,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平淡与平庸的威胁。
下面这个校内公开课的实例,相信对于许多教师来说都不陌生。
“通告栏中,贴出了教研组长的通知:×月×日×点×分在××班听×老师的公开课。
于是,到了那天,老师们进教室听课。
听课可以十分认真,也可以打打瞌睡,没有研究的主题,也没有具体的任务。
课后,组长召集进行评课,几个优点,几个缺点,几条建议。
爱说的多说几句,不爱说的不说也罢。
执教的老师,从一开始就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从没指望这次活动能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带来多少帮助,有时听课的人提了不少意见,可是执教者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
或者偶有‘触动’,但等这事一过,也慢慢淡忘了……”
[7]
如何令学校教研组和集体备课保持生机,不断焕发活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是每一位校长面临的任务,是每一所学校的“不断革命”
。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08.
[2][日]佐藤学.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2.
[3]同上,第60页。
[4]同上,第57页。
[5][日]佐藤学.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56.
[6]凯洛夫.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76-477.
[7]刘智松,钟宏亮.“灵江争鸣”
:一种有效的网络教研模式[J].中国教师,2008(2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