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一节实践和理论背景
banner"
>
既然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自然不会是个别人的主观喜好,而有相应的实践和理论背景,促成了这个趋势。
促成这一趋势的因素如下。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先后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国家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
然而,除入学人数的增加以外,大众化还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高等教育机构由单一的、培养精英的机构,向多样化的、满足不同受教育者需要的机构转变。
受教育者不再来自同一阶层,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更为参差,希望从高等教育中获得的东西也很不相同;由于受教育人数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成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对高等教育的民主管理不断蚕食传统的大学自治的领地。
这要求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而且,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以更加灵活的方式,以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需要的姿态,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同时,必须更加关注政府、社会、市场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而不再可以任性、自我满足,只关心自己的哲学和理想。
大众化使高等教育成为更加公众的事业,政府必须更加关注这项事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它需要确保每个高等教育机构为其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满足他们需要的教育,但这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以行政的手段,对每个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安排。
事实上,政府没有能力对每个高等教育机构做出既符合这个机构实际情况,又适应在这个机构接受教育的人的需要的安排。
高等教育机构自身比政府更加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获得发展,又能满足其服务对象的要求。
高等教育机构要自我管理,但这种自我管理与传统的大学自治又不完全相同,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向它的资助者(经常是政府)证明自己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向社会证明它的毕业生是高素质的,向它潜在的学生证明它提供的教育将为他们带来经济和精神方面的收益。
二、全球化竞争和知识经济的勃兴
“全球化”
和“知识经济”
是近些年来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正是这两个方面,将高等教育与国家竞争力绑在了一起,高等教育被要求为增进国家竞争力服务。
全球化拉近了国家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国家之间的联系,这使得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全球化必然伴随全球竞争,而且,竞争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家必然调动全部的力量,参与全球化竞争。
全球化竞争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但核心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经济活动依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提高效率。
知识越成为生产力,人们越期望高等教育证明其具有生产性。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赖于高素质的人才。
知识经济社会使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在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时候,各国政府当然不会忽视教育的作用。
罗纳德·里根是一位决心保持美国在世界的霸权地位的总统,在他任职时期,1983年美国就教育问题出台了题为“国家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的报告。
“报告”
认为,美国教育未能与真正的“全球竞争力”
的认识和要求保持一致,“报告”
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与经济的联系。
[1]在英国,“大学管理者们想消除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界限,以及教育商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壁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