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评价地理学习目标的技能与工具
banner"
>
(一)我设计的学习目标合理吗?
1.我真的理解什么是学习目标吗?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日本课程论专家佐藤正夫曾说:“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基准点就是目标。”
然而,在不少教师眼中,学习目标却仅仅是写在教案上的一段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文字。
同时,不少教师对学习目标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有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将学习目标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学习的目标”
,把学习目标等同于学习内容。
这部分教师非常关心课堂上要讲些什么,怎么讲“出彩”
,而无暇顾及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什么。
具体表现就是在学习目标中罗列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非学生学习的结果。
案例4-1[1]“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学习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未流入海洋的主要内流河,归纳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分析东部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能力目标:
培养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明确河流、地形、气候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热爱家乡河流的观念,树立人地关系和谐的观念。
“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是某教师参加市优质课评比的参赛课,由于案例中的学习目标要印在学案上,并作为评分项目,所以教师在设计时非常认真,花了一番心思。
但是,笔者通过访谈得知,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并不十分重视学习目标的设计与叙写,对学习目标的具体含义也不甚了解。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有效的学习目标设计要具有全面性
学习目标要全面,既要覆盖知识、能力方面,又要覆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同时,学习目标不仅限于知识,不等同于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不应受限于特定的知识和教学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习所获得的进步迁移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学习目标应当具有全面性,应当辐射生活,应当具有实现教育目的的功能。
有效的学习目标设计要明确、具体、可测量
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取得的变化会通过行为体现出来。
同时,由于行为又是外显的、可测的,因此,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测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