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二、文化—意识形态与价值意义
banner"
>
(一)电影如何彰显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也称主流意识形态,或称主旋律文化、文化—意识形态结构,是建立在国家权力基础上、表达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与思想。
[1]主流文化虽是限制选项,却反映着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它的积极功能的充分而全面的发挥是保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因素,也是促进当代中国社会顺利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是具备高度融合力、较强传播力和广泛认同特征的文化形式。
国有厂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代言者,很容易认清自己处在过程中的什么位置,以及应该迈出哪一步。
它的电影创作须讴歌时代主旋律,引导和鼓舞人民投身伟大的历史创造活动。
这是时代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电影更好地发挥教育人民、引导社会、促进文化发展作用并弘扬、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试看2000—2005年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的名单,人们也许会更易于理解这一点。
表8-12000—2005年荣获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及出品机构
由上表可以获知:其一,在这6年间,除了2003年的《暖》和2005年的《可可西里》是民营或民营与境外资本合作拍摄外,其他的9部获奖影片均为国有厂出品,或国有厂与其他影视制作机构联合出品。
其中,国有厂出品的获奖影片占到81.8%;其二,在这些由国有厂出品的9部获奖影片中,又有6部影片为主旋律类的影片,占国有厂出品获奖影片总数的66.7%、全部获奖影片的54.5%;其三,主流电影创作所体现的意义正在于其历史性。
努力让人看到具有全面意义的生活,也是其重要旨归。
金鸡奖在现有专家评审的方式中进行选择,有其选项判断的空间,但其选择的结果,其实难以脱离主导文化上的“思维地理学”
的影响。
也许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电影“华表奖”
的获奖情况。
“华表奖”
作为代表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的政府奖,是喻示着社会核心价值与主导文化意志的奖项,因而对作品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汇聚式思维与社会意义,是兼具艺术与政治双重关注的显著的荣誉。
表8-2第八至十一届华表奖优秀故事奖影片名单
这四届共有39部影片获得优秀故事片奖,《可可西里》、《沉默的远山》、《三十八度》、《暖》4部影片为非国有厂出品,其他35部影片皆为国有厂或国有厂与其他影视制作机构联合摄制,占全部获奖影片的89.7%。
第十二届影片评奖,虽改为两年一评,但入选的10部优秀故事片,大都仍由国有厂出品。
显然,国有厂的电影创作在华表奖的获取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华表奖为政府奖,其遴选标准和评价尺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与专业立场,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国有厂在近年创作思想向多种“可能世界”
敞开,非常重视通过丰富题材与样式的影片创作,来创造新选择,以此彰显主流文化。
2009年,《铁人》、《建国大业》、《天安门》、《高考1977》、《大河》、《邓稼先》、《袁隆平》、《潘作良》等42部影片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汇报”
的重点献礼与推介作品。
这些献礼片,体现了某种叙事、故事和设计思维及倾向上的整合。
在意识形态宣传与观众接受、喜闻乐见的结合上,在对时代的潮流的呼应、选择与契合上,其成功创造了较新的观影体验,反映了国家的全面性政策和高度的热情。
人物传记片,作为政府主导的献礼影片的一个重要片种,虽数量较多,成绩比较突出,但不少问题,也非常值得研究。
比如历史与真实,人物与电影角色表现的关系,就有待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来处理。
影片《真水无香》,片名取得很好。
这部影片以一个电影摄制组拍摄有关法官宋鱼水的故事片为贯穿线索,中间还穿插了演员宋鱼水和真实生活中的宋鱼水的对话。
现实中的宋法官对演她的演员(包括导演)说:“你们的这个宋鱼水,已经不是我这个宋鱼水了,实际上‘她’代表了我的所有同行,所以她姓宋或是姓张姓李都不重要了。”
这部影片的这句话,非常富有意味,仿佛成为国有电影、主旋律电影策略的发明与揭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