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言必信,行必果”
,是小人的行径,小人中也有“守信用”
的。
但是“惟义所在”
,就是你做事符不符合大义,才是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
《潜伏》里,余则成说的都是真话吗?他打入敌人内部,如果天天说真话,那早就把党出卖了。
余则成天天说假话,为什么还是正面形象呢?因为行在于义,看他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是在为这个社会做贡献,还是在开倒车。
所以,“信近于义”
的意思是一个人讲信用是好的,但必须符合大义。
我个人理解,信、恭、因这三者都是普通人的行为。
作为普通人,我们经常会觉得,要讲信用,要恭敬,要分远近,这都是普通人的状态和境界。
但是义、礼、宗,却是儒家修炼的方法。
儒家与其他人的区别,就是“信近于义”
。
一个人讲信用很重要,但不能傻傻地讲信用,而要用大义来规范信用。
符合大义,才能去实现你的承诺。
一个人不要乱讲信用,不要无原则地守承诺。
你的信用一定是跟义有关的。
再说“恭近于礼”
。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过分恭敬,甚至恭敬到已经失礼的人?
有一次,我在一家出版社楼下等人,听到两位男士站在那里聊天,他们的对话令我终生难忘。
其中一个人满脸堆笑地问对方:“您吃了吗?”
对方可能是领导,回答:“吃了。”
他还是带着特别殷勤的笑容问:“吃的什么?”
对方回答:“吃的米饭、炒菜。”
他居然又笑着,认真地问:“炒什么菜?”
我当时坐在车里,听到两人对话,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觉得对话没法进行下去了。
被问的人显然已经很尴尬了,提问的人如果继续不停地问下去,是不是就是:“炒熟了吗?好吃吗?付钱了吗?”
他恭敬不恭敬?恭敬,但属于初级的恭敬。
这种初级的恭敬,不小心就会变成谄媚,变成丧失原则。
郭冬临演过一个小品叫《有事您说话》,别人遇到任何问题,买火车票也好,搬家也好,买菜也好,他都是“有事您说话”
,这就是恭不近于礼。
你为什么非得帮所有人买火车票呢?这不是你分内之事。
因为他有求必应的行事风格,他过度地恭敬、过分殷勤,反而导致大家瞧不起他,并让他天天纠缠于各种鸡毛蒜皮之中,甚至影响到家庭的和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