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立长子为副王、次子为将军。
不久,梵授王去世,大臣们立长子为王,但长子不仅不愿为王,而且也不愿为副王。
[28]
16国中的共和国有跋祇(亦称弗栗恃)、末罗(它有两个重要城市,即拘夷那竭和白婆),此外还有一些小共和国,如支提(首都是索底瓦提城)、释迦(首都是迦毗罗卫)、科利耶(在释迦以东)、莫利耶(在释迦以南)等。
有个别国家原来是君主国,后来成了共和国,如居楼、剑浮沙和般阇罗等国就是如此。
在印度河流域,还有一些部落杂处在众多的君主国和共和国之间,在亚历山大远征印度时,就曾有一些部落起来抵抗亚历山大远征军。
从佛经的资料看,最初出现的国家应当是共和国。
《长阿含经·小缘经》中说,人们推举一个田主来“使理诤讼”
,这个田主就是王、刹帝利。
这个王是推举出来的,不是继承来的。
所以,这个国家应当是共和国,而不是君主国。
在《中阿含经》中又说到这个问题。
在古代,国家刚刚形成时,大概都可能有君主国和共和国这两种政体形式。
其主要原因在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有3种力量互相斗争,即王、贵族和平民。
在有的国家,王权取得了胜利,那么就会形成君主国;而如果贵族取得了胜利,就会形成贵族共和国;再如果平民在和贵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那就可能形成第三种政体,即民主共和国(不过,我们在印度没有见到过这种政体形式的国家)。
大多数国家是王权取得了胜利,因而成为君主国(如古代的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最初形成的国家)。
古代的雅典是民主共和国的典型,而罗马则是贵族共和国的典型。
在古代印度,具体形成君主国和共和国的原因是什么,没有资料来说明。
我们只是看到有这么一些共和国或君主国。
当时肯定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因为我们只在列国时代晚期至孔雀王朝时期才看到君主专制。
也很难说古代印度有雅典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因为在印度的晚期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我们没有见到像雅典那样经历过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没有平民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彻底将贵族势力打败的资料。
在雅利安人的国家形成后,贵族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所以,在当时的印度,共和国只能是贵族共和国,而不可能有民主共和国。
但为什么在晚期吠陀时代及以后,一些国家中的王权会消失?是怎么消失的?没有资料说明。
共和国的组织形式不尽相同。
例如,释迦和科利耶等国是由单一的部落组成,而跋祇却是由八九个部落组成联盟(如毗提诃、梨车、跋祇、杰那特利迦等),不同的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印度河流域的尼沙国,是由一个首领和一个300人的会议统治的,属于寡头政治性质的共和国;帕塔勒尼则由从两个家族中产生的两个国王,还有一个掌握最高权力的长老会议进行统治;而释迦国虽然有一个王(罗阇),但实际上是一个选出的首领,当国家有大事时,就在一个四面无墙、只有顶棚的会场里集会讨论,再作决定(如在阿阇世讨伐释迦国时,释迦国就开过这种会讨论该如何应对)。
据佛经资料记载,跋祇国遇有大事(如和或战),便“数相集会,讲议政事”
。
《佛般泥洹经》中也常提到该国掌权的长老“数相聚会,讲议政事,修备自守”
。
关于释迦牟尼出生的迦毗罗卫共和国,据《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六《等见品》第三十四记载,当波斯匿王要娶迦毗罗卫的女人做妻子时,是和五百释种谈的,而不是和它的国王谈的:
这段资料说明,这时的释迦是一个共和国。
关于另一个共和国末罗国,在《长阿含经·游行经》中说到佛涅槃前,让阿难前往末罗国的拘尸那竭城告知那里的人民,他将涅槃。
阿难奉命前往末罗国的拘尸那竭城:
见五百末罗,以少因缘,集在一处,时诸末罗见阿难来,即起作礼,于一面立,白阿难言:“不审尊者,今入此城,何甚晚暮,欲作何为?”
阿难垂泪言:“吾为汝等欲相饶益,故来相告。
卿等当知,如来夜半,当般涅槃。
汝等可往,咨问所疑,面受教诫。”
这里的五百末罗,实际上就是末罗国的贵族们,他们代表这个国家,阿难见他们,而不是见国王,说明这个国家应当是没有国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