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四章佛教
banner"
>
第一节佛教的创立
一、佛教的创立
佛教是现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东亚和东南亚有很大的影响。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其创立的社会背景是,当时在恒河流域雅利安人统治的地区,婆罗门及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列国时代各国之间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数的苦难;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使一部分人富裕了起来,但大多数人却很贫穷。
这一切苦难使被压迫者找不到出路,因而就希望从宗教中寻求解脱;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在当时非常混乱的情况下,也希望从宗教中去寻求解脱;当时思想意识形态中的百家争鸣的环境等,都为耆那教、佛教等宗教的发展创造了客观环境。
佛教是释迦牟尼所创立的。
按我国传统的说法,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6年,死于公元前486年,是迦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统治者净饭王之子,属于刹帝利种姓。
《长阿含经》卷第一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中,以释迦牟尼的口吻说:“我父名净饭,刹利王种,母名大清净妙。
王所治城名迦毗罗卫。”
释迦牟尼原名为悉达多(Siddhārtha),姓乔达摩(Gautama)。
“释迦牟尼”
(?ākyamuni)是他得道后所获的称号,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
其母在释迦牟尼出生后不久即去世,他是由姨母抚养长大的。
悉达多自幼过着舒适无忧的生活,也受过严格的教育。
29岁出家,先后到过吠舍釐、王舍城等地,向那里的修道者学道,但不得要领,于是又修了6年的苦行。
图4.1乔达摩·悉达多降生。
犍陀罗建筑浮雕
苦行不仅没有使他得到解脱,反而让他认识到这条道路行不通,于是在35岁时,他来到摩竭陀国迦叶城附近的前正觉山西南十四五里地方的一棵菩提树下,进行了长达7天7夜的冥思苦想,终于认为自己已经得道。
以后在恒河流域的摩竭陀等国收徒传教40多年,被门人奉为“佛陀(Buddha)”
,意为“觉悟者”
。
图4.2鹿野苑首次说法(左)及乔达摩·悉达多之死(右)。
犍陀罗建筑浮雕局部
关于释迦牟尼出家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释迦牟尼应当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但关于他的经历却充满了神奇色彩。
例如说他出生自他的母亲的右胁下,生下来就能站立、走路和说话,说他下地以后,向四方各走七步,每步脚踏之处,都生出莲花;说他生下来后就说“世间之中,我为最胜”
;说在他生下来后婆罗门相师就说他将来会出家修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成佛)等。
关于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据佛经说,一是释迦牟尼在出生时相师就说他后来会出家;二是在一次出行时看见农民犁田,十分辛苦,而且许多小虫子被犁出来,被鸟吃了,觉得难受。
在《长阿含经》中更具体地说到他出家的情况。
《长阿含经》卷第一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说:
于时菩萨,欲出游观,告敕御者,严驾宝车,诣彼园林,巡行游观。
御者即便,严驾讫已,还白:“今正是时。”
太子即乘宝车,诣彼园观。
于其中路,见一老人,头白齿落,面皱身偻,拄杖羸步,喘息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