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司马相如传
banner"
>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西汉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汉赋四大家之一,被后世誉为“赋圣”
。
风流才子,汉赋大家
司马相如原名犬子,因为仰慕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所以改名相如。
他年少时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花钱买了个官职,跟随在汉景帝身边。
司马相如喜欢辞赋,但是景帝不喜欢,所以他一直没有得到赏识。
后来,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来京朝拜,梁国的不少文士如枚乘、邹阳等人一同前来,司马相如与他们一见如故,于是辞去官职,成为刘武的宾客。
著名的《子虚赋》,就是他在梁国期间所写。
刘武去世后,司马相如只好回老家,因为家贫无法自立。
他恰好与临邛(qióng)县(今邛崃市)县令是旧相识,县令知道他有才华,便邀请他去临邛。
临邛县有个叫卓王孙的富人,家里很有钱。
他听说县令有贵客来了,摆宴招待。
司马相如不好推辞,只得赴宴。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都很倾慕司马相如的风采。
这时,县令拿来一把琴,对司马相如说:“我听说先生最爱抚琴,请为我们抚一曲吧。”
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她很喜爱音乐,当时因为死了丈夫待在娘家。
卓文君早就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一直在门缝中偷看他。
司马相如故作镇定,借机弹了一曲《凤求凰》,向卓文君表达情意。
卓文君欢喜不已,宴会结束,便连夜与司马相如私奔了。
两人返回成都的家中,但家中一贫如洗。
卓王孙知道后,非常生气,在亲戚们的劝说下,给了卓文君车马和屋田,他们才不用为生计发愁。
景帝去世后,儿子汉武帝继位。
武帝喜爱文学,有一次读到《子虚赋》,大为赞赏,感叹说:“真可惜啊,我不能与这个人生活在同一时代!”
武帝身边的奴仆说:“这篇赋正是臣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
武帝大吃一惊,立即召司马相如进京。
司马相如对武帝说:“《子虚赋》写的是诸侯之事,不值得一看,不如臣为陛下另外写一篇游猎的辞赋吧。”
于是洋洋洒洒写下《上林赋》,以子虚、乌有两人之论夸赞天子游猎的宏大场面,文辞十分壮丽。
赋文歌颂了大一统的汉帝国,鲜明地维护国家统一,又暗含讽谏之意,开创了汉赋的基调。
武帝看后非常高兴,封司马相如为郎官。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大将唐蒙开拓西南地区,唐蒙征发巴郡、蜀郡等地的很多百姓,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当地首领,巴、蜀两地的百姓十分惊恐。
武帝得知后,派司马相如前去责备唐蒙。
司马相如写了一份公告,恩威并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后来,武帝又命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今四川省西部、贵州省、云南省一带)。
到达蜀郡时,太守以下官员都来郊外迎接,蜀郡百姓都以司马相如为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