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基列传
banner"
>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处州府青田县(今浙江省文成县)人。
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
刚正不阿的开国谋臣
刘基从小聪慧,热爱学习,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
刘基十四岁跟随老师学习《春秋》,《春秋》是一部隐晦艰涩、内容深奥的儒家经典,一般人根本不懂什么意思,刘基很快就能倒背如流,还能根据文义阐发出精深奥妙的道理,提出前人不曾提过的观点。
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没有不通晓的,尤其爱好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潜心钻研之后,十分精通。
刘基二十三岁时,一举考中进士,由于元末战乱频繁,三年后才担任高安县(今江西省高安市)副县长。
他刚正不阿、执法严明、体恤民生,为官五年间,不仅严惩当地几个劣迹斑斑的豪强恶霸,并且大力整治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改善了社会风气。
此后,刘基几次任官而又辞官,每次任官时间都不长,但均忠于本职,不事权贵。
最终因为对黑暗的政治环境不满,辞官还乡,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1360年,已经攻下应天府(今南京市)的明太祖把时年五十岁的刘基请来做谋臣。
此时,明太祖虽然在应天府站稳了脚跟,但西边有陈友谅,东边有张士诚,东南有方国珍,南边有陈友定等反元起义军,他们都对应天府虎视眈眈。
面对这一局面,刘基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方针,太祖欣然采纳。
不久,实力最强的陈友谅与张士诚相约,东西合击应天府,企图一举消灭明太祖。
消息传来,人心大震。
太祖召集众人商量对策,一时众说纷纭,唯有刘基沉默不语。
太祖知道刘基心里有见解,跟他单独商量。
刘基分析说:“陈友谅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必须要斗争到底;这一仗十分关键,凡是主张投降或者逃跑的人,应该杀掉以免扰乱军心;况且他过分骄傲,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应该利用这一点把他引诱到伏兵之地,以奇制胜。”
太祖采纳了刘基的计谋,果真消灭了陈友谅。
明太祖平定南方后,制定灭元计划,也十分重视刘基的意见,甚至让他筹划全局。
刘基为太祖谋划军机,前后共八年。
明太祖建国后,因为刘基明于法律,刚正不阿,让他主管制定法律。
刘基鉴于宋、元两朝灭亡的教训,认为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下令御史检举弹劾违法行为,无论是谁,只要犯了错,必须依法惩戒。
当时,明太祖的重臣李善长私宠官员李彬,李彬犯事,他请求从宽发落,刘基拒绝,将李彬斩首。
从此李善长对刘基怀恨在心,便状告太祖,其他人也趁机诬陷刘基,刘基主动请求辞官还乡。
太祖追忆刘基的功劳,多次要论功进爵,刘基都推辞不受。
后来,李善长辞去丞相之职,明太祖想任命杨宪做丞相。
杨宪与刘基关系很好,可刘基却极力反对,说杨宪没有做丞相的气量,无法公平公正地裁决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