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太祖又问汪广洋和胡惟庸怎么样,刘基详细说明他们不适合做丞相的原因,表示否决。
太祖说:“看来朕的丞相,只有先生你最合适了。”
刘基辞谢,说自己嫉恶如仇,不耐烦剧,也不适合做丞相。
后来,那三个人果然都因事获罪。
刘基还是元明之交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学家,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他的诗、词、文及寓言文学,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1375年,已经辞官在家的刘基得了风寒,明太祖知道后,派去御医探望。
刘基按照御医的药方服药,感觉并未好转,于是在觐见太祖时委婉说明情况。
太祖听了之后并不以为意,刘基似乎懂了太祖的意思,回家后便不再服药,任由病情恶化。
刘基自知时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说:“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最后的心意,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
不过,等胡惟庸失势,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密奏吧!”
不久,刘基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刘基一生成就颇多。
有人评价他说:“不曾见过有像刘伯温刘公这样既建立了开国的勋业,又作出传世文章的人,他可以说是千古以来的人中豪杰了!”
【原文】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
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biǎn)浅殆甚于宪。”
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摘自《明史?卷一百二十八》
【译文】等到李善长被罢官,明太祖想任命杨宪为丞相。
杨宪和刘基的关系向来很好,刘基却极力反对,说:“杨宪有做丞相的才能,但没有做丞相的气量。
宰相,保持心境像水一样清明平正,用义理作为标准,而不掺杂个人私见,杨宪却不是这样。”
太祖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气量狭小,几乎超过杨宪。”
太祖又问胡惟庸怎样,刘基说:“好比驾车,害怕他掀翻车辕。”
……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出事被杀。
词语积累
阐幽发微:阐发精深奥妙的道理。
不以为意:不在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轻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