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方孝孺列传
banner"
>
方孝孺(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台州府宁海县(今宁波市宁海县)人。
明朝著名的忠臣、文学家。
血泪铺就的忠君之路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求知若渴,每天读的书籍超过一寸厚,乡邻称他为“小韩愈”
。
方孝孺长大后,跟随当时的著名学者宋濂学习。
宋濂门人众多,其中不乏知名人士,方孝孺最为优秀,就连很多前辈都自愧不如。
宋濂是文坛领袖,但方孝孺并不注重学习文章辞藻,而是将明王道、致太平作为人生志向。
有一次,方孝孺生病在床,家人告诉他家里没有粮食了,他却笑着说:“古人曾经三十天只吃九顿饭,难道只有我才贫穷吗?”
方孝孺二十六岁时,因为有人推荐,首次被明太祖召见。
太祖见方孝孺举止俨然,对太子说:“这个人品行端庄,你要任用他一辈子。”
于是按照礼节送方孝孺回家。
后来,因为仇家的牵连,方孝孺被抓捕到京城。
太祖在案卷上看到他的名字,就释放了他。
十年后,方孝孺又因为有人推荐,第二次被明太祖召见。
太祖看着文质彬彬的方孝孺说:“现在还不是任用你的时候。”
让他去汉中府(今陕西省汉中市)当教授。
方孝孺每天为儒生讲学,毫不懈怠,颇有威望。
当时,太祖的儿子蜀献王在成都府(今成都市),听说了方孝孺的名声,聘请他教育自己的儿子。
为了表示敬重,蜀献王将自己读书的房屋命名为“正学”
。
建文帝即位后,召方孝孺回南京(今南京市),开始重用。
每逢国家重大政务,都会向他咨询。
朝堂之上,群臣面议国事是否需要实施,建文帝甚至让方孝孺到屏风前批答文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