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则是行业性水平评价标准。
在我国,2007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际上确定了“执业资格”
(即“执照”
)的法律地位。
3.职业资格的提供
4.职业资格的评价
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由于市场机制比较完善,职业资格的评价通常是由行会组织来进行的。
行会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雇主的利益,往往使行业的准入门槛得到提高,而且职业资格的行业沟通比较困难,劳动者的利益受到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受到挑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开始介入职业资格评价,纷纷建立国家制度形态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和统一性,既注重维护雇主的利益,又促进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开发。
在我国,技能类职业资格的评价主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来进行,评价管理区分为社会通用职业和行业特有职业两大类。
社会通用职业由属地的劳动行政部门组织进行评价,行业特有职业由行业部门或行业组织进行评价。
这种管理方式往往导致用人单位缺乏参与意识。
近年来我国在评价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发展职业技能鉴定多元评价机制,既强调能力评价,又突出业绩考核,使企业逐渐回归到职业资格的核心地位,同时,在评价体系方面强调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
5.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作体系
按照工作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可以将我国职业资格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以区分不同职业活动中劳动者的能力水平,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实现对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能力水平的认证。
由于能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为保持其科学性和公正性,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起来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标准、命题、考评、认证和质量管理等技术单元。
在制度管理上,强调行政管理与技术指导相结合、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国家认证与国际互认相结合;在技术运行上,强调国家标准与企业岗位规范相结合、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能力评价与业绩考核相结合。
这些基本原则的综合运用,推动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在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衡量劳动者职业能力水平的尺度,对于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劳动力市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的基本工具。
随着企业逐步建立职工凭技能等得到聘用和晋升、凭业绩贡献确定薪酬和待遇的激励机制,企业对资格证书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并将其与企业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密切联系。
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培训面向多样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增强了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广大劳动者立足岗位成才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通道,使普通劳动者融入主流社会,对促进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这些作用使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国家教育培训制度和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一)职业信息分布
由于职业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职业的信息也散在于各种媒介平台中。
根据信息类别的不同,与职业相关的信息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
1.与描述职业相关的信息分布
一般来说,各国职业大典或职业分类大典是记载职业信息的权威著作,在网络时代,与其相关的职业信息网络平台可提供更为丰富的职业信息,如美国的DOT与O*。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职业信息方面的权威著作,由政府部门主持编著,提供了我国目前社会中的绝大部分职业的信息。
各职业资格标准提供了与本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学历、经验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也是提供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另外,与职业相关的学术性著作或期刊中也有大量的此类信息,如《教育与职业》杂志。
2.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分布
与就业相关的信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信息,一般指岗位需求与岗位说明书中的内容,如岗位职责、任职条件、薪资待遇等。
这类信息目前主要存在于如下一些载体中。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各行业管理部门及其下属机构的官方网站,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mov.)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moe.gov.)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n)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bjby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