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写作出镜头感,是每一个编剧的毕生追求。
如何表现镜头感?首先需要编剧多看同类型的电影或者动画作品,对影像的衔接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文字描述的时候,让文字具备图像的特性。
例如,通常表现场景的时候,总要先是全景,再刻画主要角色。
那么相对应,写剧本的时候,不能一上来就谈人物,再描绘人物所处的环境。
又例如,两个角色对话的时候,镜头你来我往,形成一种交错感,那么在写作剧本的时候,一个角色就不能一口气说完一句过长的话,需要对手适当地用一两句台词起到衔接作用。
在导演进行刻画时,就可以在一个角色长篇大论的时候适当增添反应镜头。
当然应该说明的是,剧本写作要考虑镜头感,但并非文字剧本的写作要处处体现出镜头来,很多时候,镜头感是伴随着文字本身而自然形成的。
这就要求编剧平日应增强对流畅文字表达的训练。
4.注意节奏
大家在观赏一部动画作品或者影视作品的时候,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观众在观影时,情绪的集中程度是不同的,**时观众处于紧张状态,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而在次要的过场时,则喝喝水,吃吃爆米花。
即使是充满悬念的《名侦探柯南》也总会有阿笠博士讲冷笑话来调节情绪。
在剧本写作上,这种节奏可以用剧作法来解释,那是从编剧技巧角度对这一现象的专业阐释,这里不多做叙述。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视听语言角度进行解读。
我们都知道,观众接受视听信息是依靠视觉和听觉器官,将信息传达给大脑从而引起大脑的兴奋状态,这种兴奋不是持久的,是需要休息和调节的。
因此在剧本写作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这种关系,充分掌握剧本写作的节奏。
这种节奏不仅仅是宏观上安排大事件和小事件之间的穿插,更在单一场面之间也包含着节奏的运用。
请大家试想,我们在写作两人对话的场景,如果全是针锋相对的对白,听上去固然精彩,但是看上去,则完全变成了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念白,几分钟的时间里,无疑屏幕会充斥着两张让观众厌烦的大脸。
从视听语言的角度这一点也不好看,因此,在写作剧本的时候如果能够留出一些角色调度的“台面”
,或细节性的动作,无疑会让美术创作人员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3.2.2读懂剧本——将文字转化为视听语言的必备能力
上文介绍了视听语言对剧本写作的影响和要求,那么,将剧本创作成视听语言又有哪些要求呢?很多同学会说,要先做成分镜,然后制作动画,渲染合成,等等。
先别急着从事那些工作,要知道,视听语言创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还等着我们呢,那就是读懂剧本。
1.同一描述的不同处理
剧本的文字描述是单一的,但是视听语言的创作却可以多种多样,因此在进行视听语言的创作时,美术创作者可能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即:怎样在众多的表现手法中选择正确的那一种。
这里列出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1)众多处理方法中,选择和整体项目风格统一的。
(2)动画片应该力求选择简洁、明确的视听处理。
(3)把视听语言的精彩程度作为评定创作手法的重要依据。
(4)充分考虑画面的美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