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5)多利用近景特写。
(6)突出人物。
(7)具体的处理细节见本书后部分技术章节。
2.学会取舍和抓住重点
剧本的文字描述并不直观,并且一篇剧本写下来,10分钟的动画片通常要写到5至8个场景,4000字左右。
那么,如何从这么多文字中抓到最核心的重点便是一大问题。
在宏观上,抓重点是指找到一集故事中的核心事件,以此为脉络进行视听语言创作;而微观上的抓重点则是说,找到文字中最为关键的词句和描述。
常用的剧本阅读技巧有:
(1)主要角色的视听与表现要突出于次要角色。
(2)特殊场景的绘制要优于一般场景。
(3)影响故事情节走向的台词道具需要强化。
(4)人物对话的语气词是美术创作的切入点。
(5)善于区分标点符号。
这些,都是抓住重点阅读的重要方法。
3.用动作和画面讲故事而不是语言
上文在剧本写作中已经介绍了画面感、动作性的重要意义,读者也会体会到,再精确的文字描述,所能传递给读者的视听信息也比不过一张照片或者漫画来得直接。
而用动作和画面讲故事,主要是从阅读改编文字开始的。
例如,在文字剧本中经常有这样的台词描述:“是吗?”
“真的?”
“怎么会?”
“太好了”
如果我们按照文字来进行阅读,这些语气台词都是构成这段对话必不可少的点,没有它们,角色间的对话也就无法成立。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视听语言的创作者的角度进行化简。
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语气反应的词语用美术上的处理来替代。
可以设想,在画面中让人物生气地原地乱跳,肚子越来越鼓,像火山爆发一样喷气,无疑比人物站着原地不动说“我生气了”
更具有视觉冲击力。
当这些台词变成了疑惑的眼神、噘嘴、眼冒金星,单调的台词就成功地变成了人物的动作、表情特写、夸张的特效。
显然,这样处理能够带给观众更直观的艺术感受。
这就是用画面和故事讲故事的实例,也是动画艺术独特魅力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