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宜及时勉力,毋使过时而徒悔也。
释读:一念改过精一克己
这封家书,王阳明大部分篇幅在强调如何“改过”
。
“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王阳明一向重视“改过”
,他当年在龙场立《教条》时,第三条就是“改过”
。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教条》里和这封家书里关于“改过”
的说法,基本一致,只是家书中更详举了成汤、孔子等圣贤“改过”
的例子来论证他的观点。
具体到如何做?王阳明则是搬出《尚书?大禹谟》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王阳明认为“危即过也。
惟其兢兢业业,尝(常)加‘精一’之功,是以能‘允执厥中’而免于过。”
只有兢兢业业,常常做精一的功夫,努力达到“中庸”
,就可以免于过错。
古圣先贤因为能够时时发现自己的过错并努力改之,从而能做到无过,而不是他的心与凡人有啥不同。
六祖慧能大师云:“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能经常反思自己的过错,就是在“道”
上。
求道是“逆觉”
,是一路反省。
要做到“常自见己过”
,其实很难,因为一般人都只会觉得自己对,即便不对也会找各种理由来论证自己对,最终难逃自欺欺人。
即便有机会听到逆耳忠言,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
谁能做到陆九渊所说的“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便是上“道”
的人,能成圣的人了。
圣贤也就是个知错能改,孔子夸颜回之贤在于“不贰过”
。
错误不犯第二次,才是真正的改过。
还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则做到了“闻过则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