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十一封 寄闻人邦英邦正二(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十一封寄闻人邦英邦正(二)

banner"

>

——正德十三年(1518)

得书,见昆季用志之不凡,此固区区所深望者,何幸何幸!

世俗之见,岂足与论?君子惟求其是而已。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然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

程子云:“心苟不忘,则虽应接俗事,莫非实学,无非道也。”

[1]而况于举业乎?谓举业与圣人之学不相戾者,亦非也。

程子云:“心苟忘之,则虽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②而况于举业乎?忘与不忘之间,不能以发,要在深思默识,所指谓不忘者果何事耶,知此则知学矣。

贤弟精之熟之,不使有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可也。

释读:提住初心勿忘勿助

这封家书与上封相隔不久,王阳明对闻人邦英、邦正两位表弟的求圣之志再次肯定和鼓励。

“世俗之见,岂足与论?君子惟求其是而已。”

王阳明上来先是让他们撇开世俗之见,觉得那些根本不值得讨论,所谓“君子之学,惟求其是。”

君子之学,是实学,是实事求是,是经世致用,是张子所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才是君子儒们的志向和目的,而举业只是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

但“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做官虽不是为摆脱贫困,但若因贫困而不得已为官,好好做官便是,并不妨碍实现君子之学。

王阳明借《孟子》里这句话说古人尚且都是如此,我们为什么独独不可以呢?紧接着他又强调:“然谓举业与圣人之学相戾者,非也。”

如果认为功名举业与圣人之学相冲突,那就错了。

王阳明再接着引圣贤的话来做佐证,“心苟不忘,则虽应接俗事,莫非实学,无非道也。”

这与上一封王阳明所论及的“随事尽道”

“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如出一辙,王阳明得之于程子处,多矣!

心有圣贤之志,每日即便应接俗事,也都可从中求得实学,都是见道。

何况是做举业?科举当然也是实学,也可悟道。

心不忘志,初心不移即可。

《传习录》中王阳明也曾说过:“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

当下中国大众于工作中获得的幸福感极低,不管是公务员、教师还是其他各行各业,普遍总是心累、疲倦、焦虑。

这自然与多方面的社会现实有关,但最重要的是个人内心的感觉。

心学要我们先安顿好这颗心,提升个人感觉的质量,王阳明告诉我们要从良知出发,在事上炼心。

今天“不忘初心”

的标语贴得满大街都是,个人要落实起来,则必须时时刻刻做功夫。

不然,就会像家书中王阳明引程子所言:“心苟忘之,则虽终身由之,只是俗事。”

心无定法,无圣贤之志,则必然会随波逐流,如此终身求学当官,也只是混了个庸俗差事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道果开始乾元劫主最强反派系统重生之名门皇后异度高校[无限]凰女拒嫁:奈何桃花如此多洪主漫威世界的超人我在绝地求生捡碎片道门振兴系统离婚后,少夫人天天轰动全世界当快穿大佬拿了女配剧本我在大佬身边尽情撒野破事精英里的保安不让江山凶案现场直播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大佬她又在末世开挂了快穿女主是个真大佬乖宝别哭!禁欲大佬掐腰哄黑莲花皇后她权倾朝野重生1998谈小天逆天仙尊2游戏才不会变成现实南宋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