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
汝叔、汝兄今年利钝如何?想旬月后此间可以得报,其时吾亦可以发舟矣。
因山阴林掌教[2]归便,冗冗中写此与汝知之。
(四)
我至广城已逾半月,因咳嗽兼水泻,未免再将息旬月,候养病疏命下,即发舟归矣。
家事亦不暇言,只要戒饬家人,大小俱要谦谨小心。
余姚八弟等事近日不知如何耳?在京有进本者,议论甚传播,徒取快谗贼之口,此何等时节,而可如此!
兄弟子侄中不肯略体息,正所谓操戈入室,助仇为寇者也,可恨可痛!
兼因谢姨夫回,便草草报平安。
书至,即可奉白老奶奶及汝叔辈知之。
钱德洪、王汝中及书院诸同志皆可上覆,德洪、汝中亦须上紧进京,不宜太迟滞。
释读:鞠躬尽瘁此心光明
这四封家书写于阳明生命的最后一年(1528),这年二月,阳明平定思天之乱。
七月奇袭八寨、断藤峡,以最低成本漂亮地结束了此地多年的贼患,然后上了《处置八寨断藤峡以图永安疏》,王阳明就卧床不起了。
此后他又接连上了几封奏疏,朝廷迟迟没有回复。
十月,他强扶病体,给嘉靖皇帝写了长长的告病请假信,便动身往老家走。
而那封感人至深的请假信被桂萼给截住了,桂还打算治阳明一个擅离职守之罪。
结果,阳明终究没能返回故乡,而是病逝于归途。
这四封家书,算是他与儿子正宪的绝笔信了。
年初,阳明给正宪写第一封家书时,就表示“处置略定,便当上疏乞归”
。
他打算干完这场,安排妥当,就上疏辞官回乡。
不承想,这趟出征竟是不归路。
家书中王阳明对儿子说:“我有地方重倚,岂能复顾家事!”
面对匪患和灾民,王阳明的责任感便盖过了隐逸之心,他是实心实意想为百姓做点好事。
平定完一方,还要建立社学,移风易俗。
顾不上家事的王阳明,只能以频繁的信件来尽到身为儿子、父亲、兄长的职责了。
写第二封家书时,“地方事已平靖,遂动思归之怀”
。
地方匪患已平,王阳明又想回家了。
家中的许多事,也始终让他不满意,放心不下。
他跟正宪谈到守度“**奢如旧……自取败坏”
,嘱咐其要“戒之戒之”
;说宝一勤劳,有可取之处,只是见识短浅,急功近利,想来是福分浅薄的缘故,若能改过,还是可以的;宝三长期作恶,阳明嘱咐正宪遣他回家,不可留用;其他几位家丁,阳明对其评价也不高,“只有书童一人实心为家,不顾毁誉利害,真可爱念。”
身在千里之外,指挥千军万马的王阳明,借着给正宪写信,一一点评了家府中人物的性格和优缺点,其用意也是在教正宪要能识人,会用人,该引以为戒的当引以为戒,这样才能照管好整个家。
写第三封时,阳明已抵达广州,病情稍平稳,但咳嗽始终不离身。
给皇帝写的回家养病的奏本,还没有得到回报。
此时阳明归乡心切,已经在信中倒数回家的日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