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节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banner"
>
——与你的情绪对话
大学期间,赵小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是一个非常热心于集体活动的人,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他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个热情肯干,有能力的人。
但由于考研时没有发挥好,他意外地没有考上研究生,即将大学毕业的他对将来的路感到彷徨。
他看不清自己的未来,而他的女朋友即将去一个人才云集的大公司,移情别恋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其他的同学都主动去投简历、联系工作单位时,赵小健成天借酒消愁,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天天闷在宿舍里,甚至天天梦想着时来运转。
最后他的同学几乎都找到了工作,而他仍然无所事事,烦恼一天天增加,赵小健感觉自己快崩溃了。
最后,赵小健主动去找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并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走出了失败的阴影,重新振奋起来,终于在第二年的考研中取得佳绩。
故事中的主人公正是我们许许多多大学生的缩影。
一个成绩优异、有能力的学生并不一定有健全的人格。
如果在一帆风顺和赞扬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他很可能由自信变成自卑。
这是青年早期个性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往往是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根源。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发育接近成熟的同时,心理上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
相对于中学生来讲,大学生的情绪内容趋向于深刻和丰富,情绪的表达趋于隐蔽,情绪的变化也逐渐趋向于稳定。
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随着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情绪状态逐渐趋于成熟,并接近成人;二是大学生在情绪上仍然存在许多尚不成熟的方面;三是大学生经常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情绪反应。
具体来说,大学生情绪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情绪的丰富性和狭隘性
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的环境改变了,视野扩大了,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面拓宽了,这给大学生情绪体验开辟了新的天地。
同时,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大学生的情绪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如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情感(自信、自尊、自负、自卑等)及对理想、事业、工作、学习、友谊、爱情等的高级情感体验,其强度比中学生更强烈,也比中学生更深刻。
但是,大学生的所有情感体验,特别是高级情感体验尚存在一定的浅薄性和狭隘性。
例如,有些大学生对理想、事业的追求仅仅是因为兴趣浓厚,对工作、学习的热情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荣誉和利益等。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
大学生的情绪比中学生稳定。
中学生的情绪往往受制于外部的刺激,刺激消失,情绪往往也随之消失,较少有情绪的积累。
大学生则不然,他们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即使刺激消失,由此引起的反应也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这种稳定性给大学生带来了心境化的情绪特点,如一次考试的成功、一场球赛的胜利所引起的愉快的心理体验会在大学生心中持续一段时间,并扩散到其他事物上,仿佛一切都染上了快乐的色彩,“山含情、水含笑”
,干什么事都兴致勃勃。
相反,一旦染上忧愁的心境,则可能几天都闷闷不乐,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但是,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又是相对的,与成年人相比,其情绪的波动性仍很明显,表现为心境变化比较频繁,情绪的起伏性较大。
诸如学习成绩的好坏、人际关系的变化、身体健康状况、朋友的来信等都可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其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大学生情绪的波动性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密切相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