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后两个行当的人物一出台,观众只要一看到他们的脸谱,就不仅知道他们要么是花脸要么是小丑,同时对其性格特征也能了解一个“大概齐”
。
(二)脸谱能和所扮演的人物装饰成龙配套,可以帮助完成“性格化”
的表演。
京剧中的生(包括老生、武生、小生),面部化妆尊重生活本来面貌,其装饰一般也朴素自然,其性格也更接近生活一些。
而净,脸谱离开“生活真实”
很远,色彩斑斓、图案复杂,恰巧其装饰的色彩和图案也有相似特点,于是脸谱和装饰融合成一体,有力地帮助花脸人物完成自己那种或勇猛、或粗豪、或暴躁、或痛快的性格的刻画。
(三)脸谱成为京剧舞台美术的集中而成功的体现,成为能独立存在的高水准的艺术作品。
京剧表演的那种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同样风格的京剧舞台美术的支撑下完成的。
由此,能够体现京剧舞台美术基本立意的道具,常常具有独立存在的可能性。
把一支马鞭拿到大庭广众之前,人们可能由此想起京剧,知道它代表着一匹马,代表着马上的人乘坐它时的种种姿态。
把青龙偃月刀拿到大庭广众之前,人们肯定由此想到关羽,想到《古城会》[5]或《走麦城》[6],想到关羽那一辈古人的种种美德。
把脸谱画在宣纸、扇面之上,把脸谱画成泥人、面人,把变了形的脸谱印制在模特儿的时装之上,则可以使人从不同的角度想起京剧,想起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在这一点上,京剧其他方面的舞美设计谁也比不了脸谱。
上面讲的花脸脸谱,以及丑行角色鼻子上的“豆腐块”
,都可以算作狭义的脸谱。
那么,有没有广义脸谱呢?当然有的,而且很多,绝对可以说成是“处处有”
。
生、旦两个行当的人物,同样也有自己的“脸谱”
。
老生的化妆最接近成年男子,但是大同中也有小异。
马连良在两眉中间的那一块红,习惯由下至上,由深到浅;而谭富英则习惯抹一道刚劲的红线。
原因何在?固然和两人的脸形不同有关,但更主要来源于两人演唱、表演风格上的差异。
旦行当中,青衣化妆追求庄重,花旦则追求活泼,武旦和刀马旦追求刚劲。
至于舞台上的道具服装,也同样存在着“脸谱化”
的特征。
纱帽有多少种?官衣有多少种?蟒袍有多少种?刀枪有多少种?每一种道具服装都有一个大致的规格和用途,但是一仔细区分,又可以找到许多区别。
比如蟒袍,皇帝可以穿——要穿就得穿黄色的,上面还得有五爪金龙;九千岁(通常是权势极大的太监)和八千岁(通常是皇帝的叔叔或侄子)也可以穿,但颜色不一定是黄色的了,有时也穿一种和皇帝不同的黄色,上面的金龙只能有四爪了;大将们也经常穿蟒袍,但颜色又有多种;至于女将偶然也穿蟒袍,但尺寸和样式又都变化了。
脸谱处处有。
净、丑的狭义脸谱,在八成以上的剧目里都可以看到。
至于说到广义脸谱,在百分之百的剧目中都存在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