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亮相”
完善了武打
banner"
>
京剧的武打是疾如旋风的,飞舞的衣巾,飞舞的飘带,飞舞的刀枪,直到飞舞的铠甲。
一切都在旋转,一切都能有加速度。
连人物的翻跟头,从前唱武戏的能翻三百六十度,现在往往就能翻五百四十度,等明天再努力,翻它一个七百二十度想来也不成问题。
总之,武打的速度在提高,越来越快了。
但如果变成了车**的车刀,或者变成航天器上火箭助推设备,那倒是“快”
了,并且“快”
到让我们的眼睛无从发现了。
如果真到了这种速度,我们也就看不到美了。
然而作为艺术,美是第一位的与必须保持的。
非常庆幸,京剧舞台将“快”
处理得很好。
往往一段疾如旋风般的武打陡然结束,双方把手里的武器摆成一个姿势,两人面对面就静止在那里!
一秒,两秒,三秒……观众喘息着鼓掌,为他们刚才的疾风暴雨,也为自己刚才好一阵强忍着的心跳。
等观众鼓掌鼓够了,心跳恢复到正常标准,舞台又慢慢恢复了动态,锣鼓敲起来,速度一点点加快,力度也一点点加大,人物也逐渐动作起来,于是双方又重新开始了武打。
但问题马上产生:如果静止的一方心中“使坏”
,趁对方静止的一刹那,抡起武器向对方偷袭,岂不是轻易就刺中对方的要害部位,从而结束战斗?非常可惜,战斗的双方都遵守着古典的道德,尽管人物属于不同的阵营,尽管人物的武艺也有高有低,但一旦进入战斗,就必须遵守最基本的法则,进行最诚实的战斗——如果我真打不过他,则我被他杀死,但我仍然是个诚实的人。
这辈子武艺不行,下辈子拜一个名师,再争取把下辈子的他杀死,以求报这辈子的仇——这可以是一种解释。
还可以有第二种解释:我们演出的是古典艺术,古典艺术的法则就是动静分明,动时力扫千钧,静时胜似处女。
要拉开动静间的距离,要承认动静的反差。
京剧舞台还有一种奇特的情景:双方开打,一方已经败下,胜利一方不急着追赶,反而独自站在舞台中心挥舞手中的武器。
可以是大刀,可以是大枪,也可以是别种的长兵器。
因为只有长兵器,才能挥舞出“花儿”
来,才容易赢得观众的掌声,也才容易让演员赢得思想上的满足。
放弃战机而“孤芳自赏”
,这是古典人物在古典艺术当中才能有的表现,用现代人的逻辑就说不通了。
现代战斗是很难在京剧舞台上展现的,双方都有飞机、枪炮等武器,“武打”
时却非得舍弃掉这些东西,而把长枪或匕首拾取起来进行肉搏战。
老观众或许能够从中看到些古典技巧,新观众却觉得不伦不类了。
京剧是在自己的古典时期形成的,人物与手法也都是古典的,因此它不怕戴上古典的镣铐,优秀的演员就善于戴着镣铐跳舞,甚至是戴着镣铐战斗。
跳舞直接奔向美,战斗直接奔向死,但又是间接奔向美。
这就是京剧自身的逻辑。
如果夺掉了京剧的大刀长矛,硬塞给它汽车火箭,京剧反倒会虚弱起来,变成举步维艰、似是而非的东西了。
以古典的原则看京剧的武打,人物尽管已经你死我活,但实际上它纹丝不乱,静静地展现着一种古典美。
你明明知道战斗的某一方马上就要死去,可你并不替他着急,反而会悠悠地欣赏着双方的献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